杨华和陈云峰带领全体指挥员,充分学习了八路军中央以及旅部的指导思想,制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现在他们有充足的基本武器装备,以及物资储备,但是要顺利拿下固凤镇和高坪镇这两个战略节点,还必须要做充分的准备,而发展更多兵力更是当务之急。
于是杨华和陈云峰发动战士走访周围的村庄。
战士们分成若干小组,深入各个村庄,向村民们宣传抗日思想和参军的意义。
他们讲述着日军的残暴行径,以及保卫家园的重要性,激发村民们的爱国热情。
在走访过程中,战士们还了解到一些村民的实际困难,并积极帮助解决。
对于家中缺少劳动力的,战士们帮忙干农活、挑水砍柴等,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好感。
同时,战士们对应征青年的家庭情况、个人品德等进行详细了解,确保兵源的质量。
对于符合条件且有参军意愿的青年,详细介绍部队的生活和训练情况,解答他们的疑问,消除他们的顾虑。
此外,还组织了一些军事表演和训练展示,让村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八路军的战斗力量和精神风貌,吸引了不少青年踊跃报名参军。
一些曾经参加过地方武装或有战斗经验的村民,也纷纷表示愿意加入。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抗日队伍中来,兵力得到了有效的补充。
战士们带着新入伍的同志进行训练,提升他们的军事素质和战斗技能。
杨华他们的部队规模很快又扩编了一个营,现在他们已经有两个营的兵力了。
虽然还不足一个满团的编制,但是为了贯彻八路军总部的指导方针,鼓励杨华他们继续发展壮大,旅长陈耕还是提请了八路军总部批准,给予杨华部团级编制。
正式组建成为301团,下辖一营和二营。
杨华升任301团长,陈云峰升任团政委。
张大壮升任一营营长,于展熊升任二营营长。
于此同时旅部还发来消息,李云龙他们在敌后斗争中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团级,被八路军总部正式命名为八路军独立团。
得知李云龙他们成立了独立团,杨华和陈云峰非常高兴。
杨华非常想见一见李云龙这位老朋友,于是他从兵工厂里调集了一批仿制的司登冲锋枪及子弹,还有一些战场急需的医疗物资,和陈云峰一起,带着战士们亲自送到李云龙的团部。
李云龙知道杨华他们要来,远远的接出团部,第一是迎接杨华他们,第二是迎接杨华他们送来的装备。
李云龙知道杨华他们现在有兵工厂了,而且造的枪是连发的,近距离和鬼子对干,能瞬间把鬼子打成马蜂窝。
在李云龙的团部外面,李云龙和杨华将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老杨啊,可把你们盼来了!”李云龙爽朗地笑着,眼中满是喜悦。
只是李云龙的称呼有些让杨华感到意外,因为如果论资历,在八路军中杨华只是后起之秀,李云龙是当之无愧的前辈。
不过他也知道李云龙是性情中人,凡是能打仗的在他老李眼里就是能人。
杨华也激动地说道:“李团长,咱们又见面了!”
李云龙也顾不得和杨华过多的寒暄,而是直勾勾的盯着杨华他们送来的装备和物资,拍了拍杨华的肩膀:“兄弟,你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众人一同走进团部,李云龙招呼大家坐下,说道:“老杨,快给我讲讲,你们这兵工厂是咋搞起来的?”
杨华笑了笑:“这可不容易,全靠战士们和乡亲们齐心协力从鬼子手里抢夺了机器设备,然后大家一起努力一点点摸索着来的。”
陈云峰接着说:“是啊,虽然过程艰难,但能为咱们抗日出份力,再苦再累也值得。”
李云龙竖起大拇指:“好样的!有了这兵工厂,咱们打鬼子就更有底气了。”
杨华说道:“李团长,听说你这独立团最近也打了不少胜仗,给鬼子好好上了一课。”
李云龙哈哈一笑:“胜仗是打了一些,咱可不能让小鬼子嚣张。不过,跟你们比,我们还得继续努力啊!”
杨华听了说道:“李团长谦虚了,你们独立团才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着抗日的经验和心得,气氛非常火爆。
“老杨呀!你们最近这段时间,有什么打算呢?”
“有个打算,到时还需要李团长和独立团支持我们呀”
“有什么打算说来听听!”
“我们准备拿下固凤镇和高坪镇,然后在这两个镇到我们旋风寨中间建立一个大的根据地。”
“好呀!需要独立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