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通过与刘二虎的交流,张兴国简单地了解到当前黄崖洞兵工厂的情况。
目前兵工厂主要以复装子弹,生产手榴弹,地雷为主。
使用的火药也是黑火药为主。
自从1938年从榆社韩庄迁来,经过一年的建设与发展,生产力有所提高。
征调这么多大学生和军工前来便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
以及发展军工,研究武器...
刘二虎得知张兴国是留学归来的军工后,眼中瞬间充满了崇拜和期待。
“张兴国同志,前面便就是黄崖洞兵工厂了!”
闻言。
张兴国微微点头,快步跟了上去。
在张二虎的带领下,来到了接待处。
片刻后。
一名身穿8路军军装的男人走了进来,在与刘二虎简单地寒暄交流后。
双方算是认识了。
张兴国敬了一个军礼,朗声道:“报告厂长,张兴国向你报到。”
程明新回了一个军礼。
“张兴国同志,欢迎你的到来。”
“这一路上你受苦了~”
张兴国摆了摆手,悲伤地说道:“相比那些牺牲的同志,这点苦并不算什么~”
程明新轻拍了其肩膀,安慰道:“我相信他们的牺牲不会白费。”
“咱们能做的便是为前线造好的武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伤亡。”
“鉴于你的才能,由你担任新成立的科研所所长,协助兵工厂解决各类问题。”
“你先收拾下,待会给你引见其他人员,以及参观兵工厂。”
张兴国没有拒绝,爽朗地应道:“是!”
片刻后。
张兴国简单地洗絮后,便与程明新一同前往科研所所在处。
一间简陋的民房。
此时的科研所已经聚集不少的大学生,以及军工人员。
由于科研所刚成立,加上张兴国共有8人。
“这是张兴国同志,担任科研所所长。”
“这是陈思雨,刘军,李明......”
程明新一一进行介绍,并说道:“需要什么协助我们尽可能满足。”
“不过,你们也需要有心理准备。”
“兵工厂刚建立不久,各方面都还需要完善,这便需要你们进行研究进行改善。”
“比如无烟火药,子弹,步枪,炮弹.......等。”
“下面先给你们介绍下兵工厂的情况。”
“请随我来~”
程明新边走边说:“兵工厂设有厂部,下设3个行政科,共有四个部三个科。”
“分别是总务科、器材科、工务科,四个部为车工部、钳工一部、钳工二部、锻工部。”
“以及新成立了科研所。”
“设备方面有40多部,其中:蒸汽机一台,车,刨、钻、冲、切、削等机床20多部,10千瓦直流发电机一台,能供部分照明,采用无轴皮带转动。”
“由于材料问题,目前子弹只能够复装为主,可以生产手榴弹,地雷,步枪......”
“目前步枪正在准备生产中。”
“待会给你引荐设计新式步枪的刘贵福同志,你们多加交流,共同进步~”
“你若有更好的想法,可以进行尝试~”
“兵工在领用津贴方面,干部以职务分工,工人技术高低不同,略有差距,最多每月收入小米25.5公斤,最低的收入13.5公斤,学徒4.5公斤。”
“你们都是人才,经首长特批,按20公斤待遇~”
“......”
随着程明新讲解与参观后。
张兴国等人对兵工厂有了全面的了解。
一个字!
穷!
子弹只能依靠复装,并且填装的火药还是以黑火弹为主。
这也导致子弹的射程不足,精准度不高......等缺点。
在与敌对战时,往往敌人可以进行远程射击,而我方战士却打不到对方。
手榴弹也是如此。
一炸只有两半!
威力方面远不足鬼子的香瓜手雷。
步枪方面更是‘万国造’。
有火铳,汉阳造,中正式,莫辛纳甘步枪,毛瑟步枪,三八式步枪......等。
这便大大地增加了后勤的压力。
而我军的枪械更是落后而繁杂。
子弹不足,枪械杂乱,火炮不足,严重地削弱了我方部队的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