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章 鞭子抽太轻了 (1/2)

早在1921年,米国人就发明了集装箱。

国内大规模使用集装箱,却已经是50年代的事情了。

当12米长的集装箱出现在密松时,所带来的震撼,出乎了钟国栋的意料。

孟烦了傻了一样,发出的声音都带上了咏叹调:

“这,这么大的箱子,竟然是铁做的?就这一个铁柜子,得用多少铁啊?”

钟国栋笑着解释:

“准确的说,集装箱用的材料都是钢材!”

实际上,集装箱用的是Q235B钢材。

有些有特殊用途的集装箱,还要用到专门的钢材。

孟烦了更是倒吸一口凉气,紧接着,他又想到了什么,马上变得高兴起来:

“团座,这个什么集装箱,可以用来安置百姓啊。”

按照孟烦了的想法,一个12米的大集装箱,完全可以塞30个人进去。

15个集装箱,就能解决四百多人的住宿问题。

安置工作的压力,马上就能缓解一大半。

迷龙围着集装箱转了一圈,时不时还这里敲敲,那里拍拍。

这个时候,他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这么好的东西,拿去安置百姓太浪费了。”

“团座,我觉得集装箱是很好的防御工事。”

“你看,咱们把集装箱半埋地下,四周和顶部,都堆上一圈沙袋,留出几个射击口,直接就是一个坚固的火力点。”

其他人受此启发,顿时纷纷叫好。

“做工事好!这样的工事,小倭奴的三八大盖打在上面,就跟挠痒痒一样。”

“掷弹筒在集装箱工事面前,就是个废物。”

“何止这些?九二步兵炮打在上面,也无法形成有效威胁。”

钟国栋点点头,嘴角微翘,忍不住提醒道:

“格局小了吧?就想着堆沙袋,难道就不能在沙袋与集装箱中间,浇筑一层钢筋混凝土吗?”

迷龙顿时两眼放光,一拍脑袋:

“对啊!真堆上混凝土和沙袋,就凭倭奴的山炮和野炮,根本啃不动。”

“倭奴要么出动重炮,要么拿重磅航弹精准命中,否则根本别想讨得了好。”

不过,这样的做法也不是没有缺点。

郝兽医一直抽着烟杆,冷不丁的问道:

“团座,这集装箱不便宜吧?”

众人顿时就像被浇了一头凉水,火热的心直接冷了半截。

是啊!

用钢材打造的集装箱,价钱能便宜的了?

要知道,1941年,米国的钢产量也才7510万吨。

这个数字,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一个集装箱有多重?

这些人不清楚,但也看得出来,必然不轻。

钟国栋这一批都是12米的集装箱,自重都在5吨以上。

其他人说不出话来,孟烦了却急了:

“团座,现在安置压力太大,这批集装箱就先紧着我用吧。”

支持集装箱建工事的那些人,也不答应了。

迷龙一瞪眼:

“就你安置重要,防御不重要?”

“现在外面已经开始乱了,不把基地防御搞上去,你把老百姓安置在里面,还不是一样危险?”

孟烦了急眼了:

“话可不能这样说……”

两人互不相让,争的面红耳赤。

钟国栋一抬手,打断两人:

“吵什么吵?有什么好吵的?”

“不就是集装箱吗?我托海外的关系再多买点不就行了?”

众人顿时肃然起敬,只觉一股壕气扑面而来。

你有钱,你了不起!

实际上,钟国栋根本没把这点集装箱当回事。

根据在网上查到的数据,每年单单是在咱们国内,需要报废的集装箱就有200万个。

市场上的回收价格,也都在6000-15000之间。

只要钱到位,钟国栋回收个一万个,市场上一点水花都看不到。

孟烦了和迷龙也不吵了,迅速将15个集装箱瓜分。

孟烦了争取到了12个,心里正高兴,冷不丁郝兽医又泼冷水了:

“集装箱这么大块头,也不知道有多重,你准备怎么拖回营地里面去?”

孟烦了傻眼了。

迷龙也一脸懵,不过他脸皮厚,嬉皮笑脸的拉着钟国栋:

“团座,要不你好人做到底,让你朋友的那什么直升机过来,帮我们运回去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