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娘,动作快点,就那些破烂,有啥好收拾的,值钱的都被抢了。”一个中年男人将一块不知道从哪弄来的破毛巾打在自己的肩膀上。
随后又看向远处的破烂无比的窝棚,说是窝棚,不如说是狗屋更合适。
只不过男人的催促,女人并没有理会,而是依旧给三个孩子整理衣服,收拾行装。
实际上也没啥好收拾的,整个家之前的玩意早都没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碗筷,让他们一路乞讨来到这最南面的城市。
从日军入侵东四省之后,由于恐惧日军的残暴,许多人从东四省开始逃亡。
但随着日军不时的骚扰,很多老百姓都看出来,日军即将南下,所以为了彻底躲避战乱,一路南下。
结果在乞讨的路上,得知有地方招募流民,包吃包住,还提供工作,给工资。
听到如此好的事情,自然也都纷纷前往。
靠着一路要饭才勉强抵达这里,终于不用担心打仗了。
实际上,如果没有赵忠的话,用不了几年这里还是无法避免战火。
和他们拥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其他人,都是饱受了颠沛流离生活之苦,然后找到这个落脚的地方。
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地上,都是这些难民的容身之所。
而这个容身之所,只不过是用各种材料搭建的窝棚。
除此之外,每天都会有新的人抵达这里,然后继续捡着材料,搭建一个容易之所。
“娃,等会爹和娘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你们不要乱说话,听娘的,娘让你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女人再次叮嘱道。
“娘,是不是到了那边,就不会饿肚子了?”一个小孩天真的说道,虽说也给他们发了一点米,但那点米根本不够半大的孩子吃。
“是的,不会饿肚子了。”女人心一软,强忍着泪水说道。
“快点,今天只能运走三千人,咱们还不容易排到,要是再等一天的话,又得饿肚子了。”男人看到女人带着孩子走出来了,有些恼火的说道。
“这些都是碗筷,总不能把这些也扔了吧?”女人回了一句。
闻言,男人开口说道。
“我都打探清楚了,到了那边像咱们这样的,能分一间带院子的房子给我们,还有米面油,锅碗瓢盆的都会给我们的。”
“不收钱么?”女人疑惑的问道。
“额,好像是不收钱,不过据说是找到工作,就不分配了,而且只能住一个月,拿到工资就得搬走。“男人挠了挠头说道。
“啊?一个月就得搬走?难道我们又要露宿街头么?”女人有些大惊失色的说道。
“想啥呢,那边的工资很高,那个招人的头头说了,像我这样的,一个月至少五块大洋,你也能上班,一个月也有两三块大洋,咱们加起来有七八块大洋呢,足够一家五口吃香的喝辣的。”男人自信的说道。
“那三个孩子呢?他们怎么办呢?”女人想到自己也要上班,不禁有些担心自家的三个孩子,询问道。
“他们去上学啊,据说是免费的,不收钱,还管一顿吃的。”男人有些羡慕的说道。
听到男人的话,女人带着三个孩子来到一处临时搭建的凉棚前,在这里已经围满了人,很多人都跟他们一样,带着孩子排队。
队伍一点点的向前挪动,但更后面又涌来更多的人。
当轮到他们的时候,只见面前一个年轻男子看到眼前的五口人,有些惊讶的说道。
“五个人?”
“是的,大人是不是不行?”男人面色一紧,生怕对方说一句不行,如果真的是那样,自己得跪下来求他了。
“不是,不是,你想多了。”看到男人脸色不怎么好看,当即摇摇头说道。
“只是惊讶,如此灾年都能将三个孩子养大,确实不容易死。”
听到年轻人这么说,男人泪水翻滚,差点涌出来,不过还是坚强的忍住了。
“来,这里有糖,一人一颗。”年轻人看着眼前三个人,从口袋掏出三颗糖递了过去。
“谢谢大哥哥。”三个人得到母亲的首肯之后,接过糖攥在手心,虽然很想打开尝一口,但还是忍住了。
“签上字,盖个手印,以后就是我们人民军的人了,根据规定,你们将享受一套三间房的院落,为期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我们会提供所需的一切。“年轻人耐心的跟着眼前的人讲解着人民军的政策。
“等你们到了第二天,会有人安排你们去面试,对了,你们识字么?”
“上过几个月的私塾,认识几个字。”男人连忙应道。
“不错,这样的话,你可以去钢铁厂或者机械厂工作,那边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薪水一个月有八块大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