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龙军司令部。
张学恩简单的拟定了一份草案。
先是成立整军处,负责此次整军行动。
命黄先声担任整军处处长。
毕竟,黄先声算是东北军的老人,与不少军官相熟。
由他负责此事,便会少一些琐碎事。
此次整军行动不仅是要规范军纪,更是要筛选出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人。
反正,张学恩打算将十几万东北军缩编为五个军。
分别为护龙军第二军到第六军。
至于裁撤下来的士兵,条件稍好一些便为预备役部队或者警备部队,主要负责维护地方治安,协助完成作战任务。
...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
鬼子那头仍旧没有半点儿动向。
但越是平静,越是意味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东瀛鬼子先遣军集结完毕,准备乘船从高丽登陆。
金陵方向仍是以消灭内部危机为首要任务,坚决执行常申凯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这导致不少国人不满。
一方只顾着内战,争夺地盘。
一方积极抵御侵略者,为国为民而战斗。
金陵与奉天几乎是两个鲜明的对比。
这种衬托下,让张学恩在国民心中的地位节节攀升。
护龙军司令部召开了一次护龙军最高军事会议。
东北军裁撤结束,几十名旅长纷纷抵达奉天,参与这场会议。
“蹬蹬蹬。”
会议室外响起一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
“起立!”
一众军官纷纷起身。
众人的注视下,张学恩缓缓来到会议室,坐在专属于他的位置。
“大家坐吧。”
“今天是咱们护龙军的第一次高级军事会议。”
“会议的内容简单分为三点。”
“第一,前些日的整军行动取得圆满成功,裁撤数万部队,保留26个作战旅。”
“其中16个步兵旅,4个骑兵旅,2个炮兵旅。”
“组建六个军,分别为步兵第二到第五军与骑兵第一军,以一军二师四旅的配置。”
“第二军军长张庭枢,副军长常静武,参谋长于至善。”
“第三军军长苏德臣,副军长李桂林,参谋长张作舟。”
“第四军军长丁本超,副军长邢钊,参谋长孙和喜。”
“第五军军长马占山,副军长谢珂,参谋长吴松林。”
“骑兵第一军军长冯孝南,副军长常晓晨,参谋长张树森。”
“炮兵旅不作变动,炮兵第一旅旅长段长海,炮兵第二旅旅长刘东宁。”
“原空军改编为第二航空团,团长付国鹏。”
“第一军驻守奉天、新民、北大营,第二军驻守吉林、常春、浑江、宁安,第三军驻守捋顺、丹东、凤城、宽甸,第四军驻守七台河、抚远、同江,第五军驻守龙江、绥化、黑河,骑兵第一军驻守海拉尔、满洲里、鄂伦春,炮兵一旅驻守奉天,炮兵二旅驻守捋顺,第一航空团驻守奉天机场,第二航空团驻守捋顺机场。”
张学恩先是宣布了部分军官的任命,但空余出来的职务则由他们自行调整。
毕竟,他总不能插手太多,还是给下面军官发挥的空间。
更何况,他又不可能认识那么多军官。
随意插手恐怕会造成部队的损失。
“第二点,设立卫戍司令部。”
“卫戍司令部的主要职责一是招募新兵,扩充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部队,非战时屯田劳作,战时可转为作战部队,执行作战任务。”
“二是地方治安,保证地方治安稳定。”
“暂时设奉天卫戍司令部、吉省卫戍司令部以及龙江卫戍司令部。”
“每个卫戍司令部下辖一个警备师与一个预备役师,部队编制参考作战部队。”
“卫戍司令部受护龙军司令部暂由直接调度管辖。”
“下面宣布卫戍司令任命。”
“奉天卫戍司令冯吉、吉省卫戍司令钟海江、龙江卫戍司令马永志。”
...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沿用原来的军衔制。”
“士兵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与二等兵。”
“军士分为上士、中士、下士。”
“再往上便是准尉官,亦是军官的门槛。”
“军官分为尉官、校官与将官。”
“尉官为上尉、中尉和少尉。”
“校官为上校、中校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