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三章 用数学推导宣传 (1/2)

“兰,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毛远的声音低沉,打破了胜利的喜悦。

他深知,光靠武力是不够的,文化宣传才是唤醒民众、凝聚力量的关键。

第二天一大早,毛远便开始了“扫街”模式,挨家挨户地拜访,希望能找到一些有文化、有艺术细胞的人才,加入到宣传队伍中来。

“咚咚咚!”毛远敲响了村东头一户人家的门,开门的是一位老妇人,满脸皱纹,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

“大娘,您好!我是毛远,想跟您打听一下,村里有没有识文断字,会唱戏、说书的人?”毛远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和蔼可亲。

老妇人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摇了摇头:“我们这穷乡僻壤的,哪有什么文化人哦!你找错地方了吧?”说完,便“砰”的一声关上了门,差点没撞到毛远的鼻子。

毛远摸了摸鼻子,苦笑一声,继续向下一家走去。

一连跑了十几家,得到的回应几乎都是一样的:怀疑、不信任、甚至是直接的拒绝。

村民们对这些“新思想”的宣传,似乎并不感冒,反而觉得有些抵触。

“这可真是难搞哦!”毛远叹了口气,心里有些没底。

看来,想要搞好文化宣传,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

他打听到村里有个叫张秀才的人,读过几年书,在村里也算是个文化人。

毛远决定去拜访一下这位张秀才,看看能不能说服他加入宣传队伍。

来到张秀才家门口,毛远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服,敲响了房门。

“吱呀”一声,门开了,一位穿着长衫,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出现在毛远面前。

“您好,是张秀才吗?我是毛远,想和您谈谈关于抗日宣传的事情。”毛远客气地说道。

张秀才扶了扶眼镜,打量了他一番,淡淡地说道:“抗日宣传?我们小老百姓的,懂什么抗日?再说,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好吗?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会破坏村子的宁静。”

“张秀才,您这话就不对了!现在鬼子都打到家门口了,哪还有什么安稳日子可过?我们要是不团结起来反抗,迟早都要当亡国奴!”毛远提高了嗓门,语气也变得激动起来。

“哼!歪理邪说!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不要了,学这些新思想,简直是本末倒置!”张秀才也毫不示弱,两人争论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秀才,你……”毛远正要继续反驳,却被张秀才粗暴地打断。

“好了好了,多说无益!总之,我是不会同意的!”张秀才说完,便“砰”的一声关上了门,把毛远关在了门外。

毛远站在门口,看着紧闭的房门,心中五味杂陈。

看来,想要说服这些思想守旧的人,比想象中还要困难。

“哎……”毛远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张秀才家。

傅兰看到毛远一脸沮丧地回来,关切地问道:“怎么样?找到人了吗?”

毛远摇了摇头,将事情的经过简单地说了一遍。

傅兰听后,眉头紧锁,沉默不语。

“看来,我们得另想办法了……”毛远看着傅兰,

毛远回到住处,眉头紧锁。

宣传工作举步维艰,必须找到突破口。

他拿出纸笔,开始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村民们的文化需求。

他将村民按年龄、性别、职业等进行分类,统计了他们平时喜欢听的戏曲种类、爱唱的歌谣、感兴趣的故事等等,就像在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

经过一番计算和推导,毛远制定出一份极具吸引力的宣传计划。

计划中,他结合了村民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抗日救国的道理巧妙地融入其中,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

他拿着这份计划再次找到张秀才,指着计划书上的数据和图表,详细解释其中的好处:“秀才,你看,根据我的计算,如果我们采用这种宣传方式,至少能影响全村百分之八十的人!到时候,大家都会积极参与到抗日斗争中来,我们就能拧成一股绳,把鬼子赶出去!”

张秀才看着计划书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听得云里雾里,但毛远自信满满的样子,让他不禁有些动摇。

“这……这真的能行?”

毛远笑着拍了拍张秀才的肩膀:“放心吧,秀才!我的计算从来不会出错!”

看到张秀才的态度有所转变,毛远心中暗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对于赵汉奸的反动宣传,毛远并没有直接反驳。

他深知,硬碰硬只会适得其反。

他另辟蹊径,巧妙地在村民中散布一些关于日军真实目的的小道消息,例如日军掠夺中国资源、残害中国百姓的种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五十三章 用数学推导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