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 前有狼,后有虎! (1/2)

“大帅,现在还是深夜,大部分人还睡觉呢,所以募兵的事情进展只能说一般。”

“虽然我派遣众多士兵设立募兵点,但现在也不过募集到了1万预备役。”

赵镇藩看着张学铭,无奈道。

九一八事变发生开始,也就7个钟头不到。

其中大半时间还在抗击【日寇阵营】。

一两个钟头就募集1万预备役,算是尽心尽力了。

“才1万预备役?太少了。”

张学铭盯着赵镇藩,沉声道。

“短时间内,我要15万预备役,之后还要更多。”

锦州、山海关一代布置驻军,势在必行。

按照张学铭的估算,想要让张小六投鼠忌器,没有2个满编师威慑力是不够的。

还要有75毫米以上的重炮。

这样,张小六心中再不愿,也没办法重回奉天。

而黑、吉两省,被大量【日寇阵营】侵占。

想要夺回来,并且牢牢守住。

除了必备的重炮之外,兵力不能少于6个满编师。

2个满编师,再加2个重炮团镇守长白山一带。

断掉【日寇阵营】可能从朝仙继续派兵入侵黑、吉的可能。

2个满编师,则是趁着【日寇阵营】后继无援的时候,挨个横扫歼灭。

吉省那边,同样需要2个满编师来夺回陷落的城池。

所以,为了更好对抗【日寇阵营】。

张学铭是汇聚了米国、日耳曼、苏连等军特点,取长补短。

编组了新的部队编制。

1个步兵师,由三个步兵团组成。

炮兵、工兵、医疗部队都不能少。

通讯部队、侦察部队、后勤部队,更是基础。

火炮的话,师级部队,至少三十六门105毫米榴。

三十六门75毫米野山炮、六十四门反坦克炮。

一百门50毫米迫、五十门80毫米迫。

高射炮也得有,十二门就够了。

MG34通用机枪三百八十挺、MP38冲锋枪五百八十八支。

M1加兰德一万一千六百支、勃朗宁手枪两千六百支。

1个满编师,兵力要达到一万五千人的样子。

讲到这,就得赞赏老帅的高瞻远瞩了。

奉天各地城镇,基本上都修建了直通水泥路。

如此一来,拥有能自产军用卡车的奉天兵工厂,运输任何东西效率都非常高。

1个步兵师,张学铭会装配700辆卡车,保证后勤。

还有,夺回黑吉被【日寇阵营】侵占的地盘需要军队,山海关一带防备张小六需要部队。

而奉天本土,张学铭也没有忽略。

想要守住奉天,抵抗外敌,张学铭认为起步就得五个师。

多多益善。

最大的因素。

就是无法攻占奉天的【日寇阵营】,他们想要从本土派遣部队,只能经由旅顺、大连。

对关内影响不大,可对关外来说,【日寇阵营】的运兵速度太快了。

而且【日寇阵营】很早就为了侵略做准备,有比东北更加完善的预备役制度。

想要守住东北,张学铭至少要坐拥20万部队。

“这!”

面对张学铭的打算,赵镇藩等人都惊呆了。

1万兵力都募集无比艰难,直接暴增15倍是什么概念?

这并非一加一那么简单,难度是几何倍数的增长。

张学铭还要短时间募集如此庞大的兵力,这怎么可能啊?

也不是说,东北这么多年的预备役制度都白做了。

只是张学铭给的时间太短了,赵镇藩真没辙。

要知道,现在【日寇阵营】第二师团即将兵临苏家屯。

如果【日寇阵营】进展顺利,二十四小时之内就能兵临奉天城。

一旦如此,【日寇阵营】肯定会第一时间切断奉天城跟外界联系。

即便是其他地方募集到预备役,也没办法运送到奉天来作战啊。

因此,赵镇藩、黄显声明白张学铭的意思。

这是要求二十四小时之内,必须募集到15万预备役才行。

“好了,我还不至于为了为难你们,故意提出一个做不到的要求。”

面对赵镇藩跟黄显声的无奈,张学铭自信道。

“我大哥下令不抵抗,让东北境内至少20万部队被【日寇阵营】打的分崩离析。”

“群龙无首之下,你们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三十三章: 前有狼,后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