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华早就笃定,赵家骧一定会接受他的指挥。
因为在记忆中,赵家骧也是抗战英雄,这样的人是不会拘泥于陈规,坐视鬼子开往战场攻击自己的友军的。
而且,东北军已经进关,西北军也败走了,赵家骧已经成了孤军,蹲守这里,迟早是死路。
这些弹药,迟早也是炸掉,还不如让它们发挥一点作用呢。
而他之所以到这里来,也是因为藏宝图的标示,让他知道,在深山之中,还隐藏着这么一个军事仓库,以及一只仓库守备队。
历史上的赵家骧,在长城抗战中率领大刀队夺回冷口阵地,后来还参加了昆仑关大战,也是个勇敢的爱国将领。
林振华相信他是分的清轻重缓急,必然会接受他的建议的。
果然赵家骧就把全连的人集合起来,当着他们的面,先让林振华出示了他的证件和那张盖着朱红大印的纸,接着面无表情的把有何总长和张少帅签名的命令也宣读了。
士兵们坦然接受,无人异议。
实际上,长期的跟外界断了联系,以及远处传来的越来越稀的炮声,已经让很多老兵心里嘀咕了。
这些士兵们的作战经验,并不比军官少,很多都是常年在军队里面混饭吃的老兵。
他们对战局,对敌人的判断,有时候比军官们还靠谱。
有了林振华的指挥,反而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有个上面派来的人了,肯定比在这里等着强很多。
林振华立刻把手里的兵力分成两个连,由吉星文和赵家骧各带一连。
一路上收容来的溃兵也用仓库里面的枪支弹药武装了起来,这些士兵吃顿饱饭,再换套衣服,看起来也有点像那么回事了。
吉星文连,算是炮兵连,主力是他带来的那几十个炮手,以及守备队的那个机炮排。
他们马上就用仓库里面的几十门炮武装起来。
实际上,迫击炮的使用,只有两个人最关键,其一就是负责测距瞄准的炮手,其二就是负责给炮弹装定引信和附加发射药的炮手。
其余的人,主要都是用来搬运炮弹和炮身的。
吉星文把手里的炮手全都分配了出去,甚至包括他自己,也只凑了三十多个能有效射击的炮组。
虽然炮有五十四门,但炮兵是技术兵种,一半天的确实练不出来。
吉星文做梦也没想过自己竟然还能遇到有炮无兵的情况,这实在是太讽刺了。
林振华指着地图说道:“你们看,从目前的态势判断,这只鬼子的机甲纵队,是开往沪市方向。”
“我判断,咱们的部队,肯定在沪市跟鬼子发生了战斗,而且是规模比较大的那种。”
“不管他们是不是去沪市参战,他就是去送礼,既然遇上了我们,就不能放过它。”
“我决定,找个地方打他个伏击,利用我们手里的这些炮,干掉这帮鬼子。”
吉星文小心的说道:“但是,林长官,炮虽然有不少,火力方面是挺强了,可没步兵形成防线,鬼子的战车一会儿就冲到面前了,那时别说打鬼子了,自己也跑不掉。”
“还有我们这些炮组,只有两人是老兵,其余的人都是凑数的,真打起来,战斗力可没那么高。”
赵家骧一摆手说道:“你放心老吉,我就是豁上这条命,也给你争取开炮的时间。”
“咱们这么多炮,只要打掉它几辆战车,就够鬼子受的。”
赵家骧说的有理,实际上,鬼子自从入侵东北三省以来,一直占据战场优势,大炮和战车面对华国军队的贫弱火力,可谓是肆虐战场,给华国军队造成了巨大伤亡。
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成排成连的牺牲,才能击毁一两辆鬼子的坦克。
“问题是,老子要是给你争取了时间,你到底能打掉鬼子的战车不?”
吉星文一听急了:“瞧不起我是怎地?我告诉你老赵,鬼子的战车目前有两种,大部分是三吨半的九二型轻型战车,少数是十三吨半的八九式中型战车。”
“这些战车,装甲也就十到十七毫米,只要直接挨上一炮,那肯定完蛋。”
赵家骧说道:“你少在那放屁了,别当我是外行,真打起来有几发是能直接命中的?别老子豁上命去,你就打了个热闹。”
吉星文跳起来道:“我放屁?到时候我万炮齐发,肯定有命中的,就算不能直接命中,弹片崩,也够鬼子喝一壶的。”
“到时候打不中,老子自己抱着发炮弹,也给你干掉鬼子一辆战车。”
林振华摇摇头,吉星文和赵家骧是同一个讲武堂的同学,又一起在西北军服役,私人关系比较好。
但是两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互相杠,这短短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