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四大部落 (1/2)

唐沐翁看的是皮子,顾远山看的却是针法。

刺绣在宋时发展到顶峰,分为苏、湘、粤、蜀四大流派,没研究过的人只以为技法不同,实际上所用的针、线也有讲究。

顾远山一眼就看出,这靴子上用的针是鱼骨。

先不说用鱼骨刺绣的技法发展到今时今日是否失传,便是没有又怎能说仿者在做旧上没有用心?

既在刺绣这样细节的地方用心,又怎么会不记得炮制皮毛?

除非……她手里这件本就是正品。

唐沐翁眼珠子乱转,到底是直觉占了上风,“不如这样吧,这靴子咱们一人一只,价格就还按你说的来……”

“不行!”不待顾远山说话,叶从鱼跳出来反对道:“你们两个一人二十万。”

“叶小友,好歹是老朋友了,坐地起价可不太好。”唐沐翁一边陪笑着,一边暗自观察顾远山的神情。

却见他目光温柔,嘴角快要咧到后耳根去。

唐沐翁只觉的牙疼,同时也不免又犯嘀咕,不能是这两口子合起伙来骗他这个老头子的钱吧?

价格敲定下来,叶从鱼瞧着手机上的到账信息,毫不留情的把两个人送出去。

只是这新到手的钱还没捂热,便又要花出去。

棉花种子好买,可小鬼想用它做衣裳却是个难事。

现如今,布料、打版、剪裁几乎都是服装厂里一条龙做出来的,就算叶从鱼财大气粗买下一条生产线,靠案几也未必能送过去。

就算真的能送过去,到了那边也没电。

叶从鱼苦恼的挠头。

之前给小鬼送的书上,记载的有古往今来工具的演变历程,但书上刻画的只有外形,要是有现成的能参考就好了。

可惜那种纺织机在现在的影视剧里都不多见了。

影视剧?!

叶从鱼来了灵感,恰好在开拍之前需要进剧组围读。

叶从鱼买好棉花种子便不再耽误,直接赶到剧组,还将案几邮寄过去。

每次围读剧本结束,叶从鱼便会在影视城里闲逛,只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引来粉丝和群演的围观,行动很受限。

太红了也是一种烦恼呀!

叶从鱼无奈叹息。

“叶小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没事没事。”听着耳边略带些紧张的声音,叶从鱼下意识地摆手。

“你是…那个主播?”转过身看到面前有些熟悉的圆眼睛女孩,叶从鱼顿了一下不确定地问。

周晓雯落落大方道:“原来您也有看我的主播吗?”

叶从鱼讪笑道:“偶尔刷到过一次,你现在……也来转行当演员了?”

周晓雯连忙摆手,“没有没有,我是道具组的,负责给组里提供竹编灯笼还有其他一些竹编的工艺品。”

叶从鱼眼睛一亮,“那你有没有见过织布机?就是小时候电视剧里用梭子织布的那种。”

周晓雯歉意的摇摇头。

叶从鱼失望的垂下头。

“不过……”周晓雯小心翼翼道:“有个大哥专门回收剧组道具,通常会刷漆或加工后卖给下个剧组,他那里或许能找到。”

叶从鱼郑重其事地握住她的手,“那就拜托你了!”

周晓雯摇摇头,“我只能帮忙问问,也不确定究竟有没有。”

“没关系。”叶从鱼拍了拍她的肩膀,“你能帮忙我就已经很开心了,中午有空吗?一起吃个饭?”

周晓雯看着面前耀眼的笑容,一时有些失神,“好…好啊…”

晓雯激动的有些冒汗,在叶从鱼第一次演电视剧的时候,她就在默默关注这个女孩。

可惜她出身农村,学习又笨,她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来大城市,永远都只能隔着屏幕看见她,却没想到能在这种情况下和她见面。

周晓雯由衷地感谢那个让她用篮子做婴儿床的大客户。

要不是她,她也不会再次爆单,被影视城的人看见,得到给他们供应竹篾灯笼的机会。

叶从鱼如愿从道具老哥手里找到十个造型不一的纺织机,款式不同、细节各异,好在都能用,相信以小鬼的智慧很快就能做出相似的。

临走时,道具老哥还神神秘秘地拉住她,“你是不是想自己做导演?”

“啊?”叶从鱼不知这谣言从何而来。

道具老哥贼眉鼠眼地安慰道:“你放心我不会出去乱说的,这种事在圈里其实很常见,您不用不好意思。”

“哈?”

道具老哥唾沫横飞的推销自己的商品,“以后要是有需要,您先考虑考虑我的小店,虽然看着旧,但就得是旧的才真实对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