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找上门来。
“我们自然清楚太上长老极少过问炼丹之事,可他过去游历四方,足迹遍布整个祖洲东南,人脉极广。”刚才那人接着说道,“或许可以请他出面牵线搭桥,与临海界外的宗门世家商议购置灵脉草之事。”
话音刚落,一股强大的灵力骤然降临在丹鼎司外。屋内众人先是一惊,紧接着便觉这股气息极为熟悉,分明是太上长老到了。还没等众人有所反应,丹成便急切地说道:“还不快出去迎接!”
然而,众人刚站起身,就见李岩已从门外大步迈入。
“无需惊慌,我只是来看看本届丹鼎司的考核大会。”李岩神色淡然地说道。
丹成的老脸微微一红,支支吾吾地说道:“太上长老,这……这考核大会怕是办不成了。”
李岩闻言,眉头轻皱,疑惑道:“这是为何?”
旁边一人赶忙站出来,替丹成解释道:“三十年前起,聚灵丹的主药灵脉草,不知为何在临海界越来越少。近两年,更是几乎在野外绝迹。丹鼎司的诸位同僚想尽了各种办法,先是从外面购置,可临海界其他宗门同样急需,都不愿往外售卖。门派内也开垦了不少新灵田专门种植灵脉草,可仍是杯水车薪,根本满足不了这么多修士的需求。上一批成熟的灵脉草三天前就已用完,现在库房里一颗都不剩了。”
李岩听闻,陷入沉思。他记得,丹鼎司的考核方式一直未曾改变,都是将聚灵丹方交给参与考核的弟子,让他们自行研究。谁能在一个月内炼制出聚灵丹,便可直接成为丹鼎司的核心弟子;若能在三个月内炼制成功,则成为丹鼎司的杂役弟子。
每次入门大会后,宗门都会依据弟子灵根的差异,将他们分派去学习相应的修仙百艺。参与考核的弟子,都已在丹鼎司见习了数月,对炼丹的基本知识和技巧都有所涉猎。聚灵丹并非复杂丹药,且是练气境修士常用的辅助修炼丹药,丹方也无需刻意隐瞒,所以才采用这种考核方式。
“灵脉草以往不是很常见吗?”李岩不禁问道。在他的记忆中,但凡灵气稍微充裕些的地方,都能看到成片的灵脉草,尤其是在灵脉附近,漫山遍野皆是,故而得名。这灵脉草突然变少,只能说明临海界的灵脉开始出现枯竭迹象,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没错,我们和临海界其他宗门都曾试图探查原因,可惜毫无头绪。”丹成简单阐述了一番情况,“最近库存的灵脉草已然耗尽,实在没有能力举办考核大会了。”为这事,众多炼丹师急得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就连丹成自己,都偷偷炼制了一炉生发养颜丹,才勉强保住了自己的形象。
“不能改良一下丹方吗?”李岩语气平淡地提出建议。
“改良丹方谈何容易。”丹成神色一凛,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我入丹鼎司四百多年,从见习一步步走到首席长老之位,深知从零开始构思一份丹方相对容易,可要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修改,那简直难如登天。聚灵丹虽是最基础的丹药,可越是基础,越说明它的可靠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整个丹方失败。”
丹成苦口婆心地劝说着李岩,生怕这位太上长老外行指挥内行,一个错误的决定,就把整个丹鼎司引入歧途。浪费些时间倒也罢了,可要是方向错了,消耗的资源那可就难以估量了。
“其实把灵脉草换成通脉草就好了!”就在丹成还在滔滔不绝之时,李岩已然思索完毕,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通脉草的药性更强,不过服用过多会产生热毒,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凉性的辅助药材,压制通脉草狂躁的药性。”
李岩心里多少有些无奈,想当年,他在临海炼丹大会上,可是力压群雄,夺得第三名的佳绩,刷新了宗门创派以来外门弟子的最佳名次纪录。那时,恐怕丹成的太奶奶都还未出生呢。只不过后来他极少待在丹鼎司,再加上晋升元婴修士后,谁还会整天琢磨这些练气境的丹方。
众人听了李岩的话,脸上先是露出困惑之色,紧接着满是不解,随后若有所思,最后恍然大悟。很多时候,有些问题并非是大家脑子笨想不明白,而是思维习惯的差异,让他们在一些奇怪的地方钻进了死胡同。李岩不过是轻轻推了他们一把,便让他们豁然开朗。
说起来,李岩还挺怀念这种探讨丹方的氛围,仔细算算,大概有六七百年没体验过了。自从晋升金丹后,门派里便鲜有人有资格与他探讨这些问题。虽说李岩活着就被供奉进了先贤祠,可祠中记载的大多是他力挽狂澜、拯救宗门于危难的丰功伟绩,对于他早年在炼丹方面的成就,他自己刻意淡化了许多。毕竟好汉不提当年勇,跟一群小辈吹嘘过往,也没啥意思。
在丹成的带领下,众人围在一起小声议论着。许久之后,议论声渐渐停歇,众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李岩的办法看似简单,有点像“水多加面,面多加水”,但不管怎样,能炼出丹药那就是好办法。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丹成则手持毛笔,在纸上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