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章 炮战 (2/3)

被击毁后,大量弹孔都是在鬼子所在方向背面,这群鬼子目前暂不清楚铁路上的装甲车辆是如何被击毁的。

只是通过望远镜观察到车门及车体的扭曲程度来看,很有可能是被敌人近距离使用爆炸物偷袭导致。

因此这辆派出执行侦察任务的奥斯汀装甲车,并没有把眼前已经构筑好工事防御严密的华夏军队当回事情。

此刻正晃晃悠悠大摇大摆的成着一条直线,朝着前方构筑好的阵地径直驶去,边走边旋转机枪塔,朝着前方可疑地点发射一排发子弹。

此时杨二娃和连长喻少虎一人举着一副望远镜,正趴在战壕后,观察这辆显得很是目中无人的装甲车动向。

“连长,打不打?”

除了杨二娃带来的两门迫击炮外,连长喻少虎也带来6门迫击炮,和两门M1型75毫米榴弹炮,此时都已经部署在了山后提前修筑好的炮兵阵地上,此时只需要一个电话,后方炮兵就会把炮弹打到提前标注好的射击诸元内。

对于这辆厚度只有8毫米的装甲车,别说被直接命中了,就是炮弹在它身边近距离爆炸它都不一定能防御的了炮弹碎片。

喻少虎则是很淡定的道:

“不着急,等它再靠近一点,等到距离三百米的时候用重机枪打,既然来了就别想回去,虽然咱们不缺炮弹,但是也不能浪费”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越来越响,距离也越来越近,五百米、四百米、三百米、终于行驶到标记300米距离的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处。

“开火”

“几乎在杨二娃下达命令的同时,身旁早已经准备好的重机枪手立即开始射击。

“咚咚咚…..”

12.7毫米大口径穿甲弹立即发挥出它应有的威力,对于前装甲只有8毫米的装甲车来说,在它面前犹如纸糊的一样。

在前装甲多了十几个拳头大小的弹孔后,鬼子这辆装甲汽车像喝醉了一样,歪歪扭扭前进了十几米后不见了动静。

“纳尼?”

后方阵地密切关注侦查情况的黑田东彦,被惊的下巴都要掉了下来。

“支那人什么时候有这么厉害的反装甲武器了?废物,情报机关那帮废物,为什么这么重要的情报都没有发现?他们这是在谋害皇军的宝贵生命!”

“黑田君,那现在我们们怎么办?”一旁的另外一名小队长问;

气的把手中的白手套都摔在地上的黑田东彦:“开炮?给我把对面支那人的机枪打掉,再派出侦察兵继续侦查”

轰—

一颗炮弹落在了开火的机枪工事前面,碎石砂土洋洋洒洒,伴随着升起的一股硝烟不断的落下,砸在人身上生疼。

紧接着第二枚炮弹落下,这次直接就命中了两分钟前还在开火的机枪工事,“轰隆”一声后,原本用沙包和原木堆砌的机枪工事,顷刻间消失不见了踪影。

鬼子的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开始了不间断的轰击,阵地上也腾起一团又一团的硝烟,而刚刚射击完的那挺M2重机枪,也早已经在鬼子开炮前就被两名士兵抬着枪架,另外一个士兵扛着弹药箱的机枪小组,转移到了另一处的备用机枪阵地。

由十几名鬼子组成的侦察小组,也开始借着火炮的掩护,利用战场上可以寻找到的一切遮挡物,猥琐且快速的向前推进。

准备等推进到一定的合适位置后,开始试探敌方火力点,再由后方指挥官决定,是否等他们撤回后进行火力打击,或是直接由侦察任务转换成就近攻击。

这也是日军在对华战场上,对于缺少重武器的华夏军队经常采用的一种战术。

至于后世电视剧,日军排着队冲锋,等着华夏军队挨个击毙的画面,大家替我问候导演…….

那种排队冲锋的战术,被称之为“猪突冲锋”一代“猪突”之神乃木希典就成名于此,常见于日军在一战期间使用,而且往往用在战斗关键时刻,毕竟任何一个受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士兵,都是这个国家宝贵的财富,不会平白消耗掉。

“哈哈哈,看来旅座说的没错,小鬼子就会这三板斧,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

喻少虎躲在战壕中,一边通过炮兵潜望镜观察战况,一边感慨道;

见小鬼子的步兵推进到离山脚下的前沿阵地,还有百十米停下不动,隔着中间的铁路线,开始试探性射击装作佯攻的时候。

喻少虎知道机会来了,小鬼子在试探他的火力布置,他也在试探小鬼子的火力布置。

他拿起提前在战壕里布置好的磁石电话:

“炮兵,给我按照提前设定好的坐标,照着小队长的炮兵阵地给我轰他娘的,你们要是敢打偏了,你们炮兵班推着你们的炮给劳资跑五公里”

“是,我们要是打偏了,全班推着火炮跑五公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