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章:姗姗来迟,闪亮登场 (1/2)

皇子大考,突如其来?

前日里,皇上对太子朱标的微妙态度转变。

而今,一场针对所有皇子的才学试炼,更是让百官心中皆是惊涛骇浪,彼此间交换的眼神中充满了不解。

皇位继承,国之根本,历来是朝廷中最敏感的话题,百官虽不敢妄议。

但多年的官场历练让他们心照不宣,这场试炼背后,或许隐藏着皇权更迭的暗流。

一时间,各种猜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个人的心中都编织着一张复杂的网。

随着朱元璋龙辇的远去,百官纷纷起身,面上皆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仿佛都在默默计算着这场试炼的每一步棋局。

太子朱标缓缓站起,他的眼神坚定,显然,他已下定决心,要在这次试炼中证明自己,挽回父皇的信任。

李善长等重臣悄然靠近,无需言语,彼此间的一个眼神交流,便已明了对方的心思。

朱标轻轻点头,步伐沉稳地向前走去,心里也是暗松一口气。

百官见状,这才敢陆续跟随,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往华清宫。

抵达华清宫,只见朱元璋已端坐于广场之上,身旁酒案摆放得整整齐齐,透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轻轻一挥手,云公公便高声宣布:“皇上有旨,文武百官台下赐座!”

百官连忙谢恩,各自寻找位置坐下,心中却难掩激动与忐忑。

待众人安坐,这才发现,今日到场的皇子之多,超乎往常。

即便是那些平日里鲜少参与早朝的,也赫然在列。

这一异常现象,无疑让这场大考的意义更加扑朔迷离,也让百官心中的猜测更加深重。

他们知道,这场大考不仅仅是对皇子们才学的考验,更是对他们在皇上心中地位的一次重新洗牌。

谁能在这场试炼中脱颖而出,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皇位争夺中占据先机。

因此,每个人都屏息以待,准备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徐辉祖等人,目光深邃而复杂,暗暗向朱标投去关切的一瞥,眼神中满是无声的鼓励与提醒。

朱标敏锐地感受到了支持,袖中的手指悄然紧握,心中暗自鼓劲,誓要在即将到来的考验中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云公公的心中也泛起了层层涟漪,他不动声色地将视线转向了燕王朱棣,试图从这位战神的反应中捕捉到一丝线索。

然而,朱棣的神色却显得非常放松,眼底闪烁着高傲的光芒。

显然,他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考胸有成竹。

朱棣虽然没有朱标那样得人心,不过多年的戎马生活,早就让他在军中树立威信,不过是大考而已,对他来说,简直是轻而易举。

整个华清宫被一股无形的压力所笼罩,丞相李善长亦是神色凝重,紧闭双唇,生怕自己的任何举动都会打破这微妙的平衡。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云公公却迟迟没有宣布下一步的指示,这不禁让在场的众人感到疑惑丛生。

一时间,百官之间的惊疑更甚,他们面面相觑,却无人知道为什么还不开始。

就在这时,一个悠闲的身影缓缓步入广场,打破了原有的沉寂。

那人正是平亲王朱玺!

他迈着轻浮的步伐,仿佛对周遭的一切毫不在意。

官员们见状,无不露出诧异之色,心中暗道:这位平日里以放荡不羁著称的皇子,怎会突然出现在如此重要的场合?

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才学本就不足以应付这样的考验吗?

今日莫非是打算自取其辱,在满朝文武面前哗众取宠?

在众目睽睽之下,朱玺缓步走上前去,数尺之遥处,他躬身行礼,姿态谦恭而不失风度。

“儿臣朱玺,拜见父皇圣安。”

他的举止间流露出一抹不经意的淡然,却让满朝文武的脸上浮现出各异的情绪。

不少人暗自揣度,朱玺此番入宫,怕是要上演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从而让大明皇室蒙羞。

然而,就在这份压抑即将达到顶点之际,朱元璋却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你怎么姗姗来迟?算了,免礼吧。”

言语间,那份亲昵与信任,较往日更甚,仿佛是在向所有人宣告,这位看似不羁的皇子,实则有着他独到的价值与地位。

一时间,朝堂之上,惊讶之色悄然蔓延。

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疑惑丛生,不知这位英明神武的帝王,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位行事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子。

朱玺亦是心头一震,他未曾料到,父皇非但没有丝毫责备之意,反而给予了他前所未有的尊重与待遇。

这突如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