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循规蹈矩的皇族后裔!
好一个关键时刻避世的楚王!
身为太祖之子,竟敢在心底对父皇的决断存有微词!
这岂是朱家儿郎应有的风范?
逃兵!
连那些贪生畏死的士卒也不如的逃兵!
试炼的画卷尚未缓缓卷起,朱元璋的眼中已闪烁着凛冽的寒意,怒火中烧!
他未曾料到,膝下众多子嗣,非但无人堪当大任,竟连一丝男人的血性都未曾闪现。
这样的人怎么配做楚王?
怎么配当朱家的儿孙?
满朝尽是怯懦之徒!
朱元璋的心中涌起无尽的绝望与愤慨,不由怒吼出声:“难道,咱朱家血脉尽皆如此孱弱无能?”
就在这绝望之际,转机突现。
脑海深处,新的试炼景象如潮水般涌来,伴随着激昂的文字。
“古州洞蛮反叛时,平亲王朱玺率麾下精锐如幽灵般降临,剑光如织,斩尽反叛爪牙,救朱桢于危难之中。此后,朱桢不再领兵,安享晚年。”
望着那画面中剑影交错、英勇无畏的身影,朱元璋只觉胸中郁结之气一扫而空,忍不住长舒一口气,恶气尽出。
待试炼落幕,他仍意犹未尽,拍案而起。
“好!好一个冲锋陷阵!那些贼人,欺咱的大明没有将军,肆意妄为,此等罪行,天理难容,必当诛之而后快!”
“这才是咱大明皇室应有的血性与担当!”
朱元璋的心情愈发畅快,心中的欣慰难以言表。
大明皇室之中,终有热血男儿挺身而出。
玺儿,你未曾让父皇失望!
兴奋!
无比的兴奋。
目睹终有人敢于直面强敌,于危难之时捍卫皇室尊严,朱元璋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在此之前,历经多次试炼的失望与打击,他对子嗣们的期望已降至冰点。
然而,就在心灰意冷之际,朱玺犹如破晓之光,照亮了这片黑暗。
这正如行者在茫茫荒漠中跋涉,几近崩溃之际,忽见绿洲在前,那份惊喜与振奋,无以言表。
对于朱元璋而言,朱玺的出现,给予了他无尽的希望与力量。
这一刻,他深刻感受到了血脉中流淌的不屈与坚韧。
那是属于大明皇室的骄傲与荣耀。
此刻,朱元璋的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宽慰之光,仿佛连日来积压在心头的重重阴霾,都被一缕春风轻轻拂散。
尽管试炼的幻象已然消散,但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却在他脑海中久久回荡,令他忍不住低语。
“好一个果敢决绝,玺儿,你未曾让为父蒙羞!”
然而,喜悦如同朝露,转瞬即逝。
不久,朱元璋的神色再次归于沉静,帝王之尊,情绪难测,便是如此。
朱玺的英勇表现,诚然为他带来了一丝慰藉,却也让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大明江山的未来,依旧笼罩在层层迷雾之中。
他站在窗前,凝视着远方,思绪万千。
那些试炼中的场景与文字,如同锋利的刀刃,切割着他对于大明未来的美好憧憬。
每一个儿子的命运轨迹,都似乎预示着王朝的衰败与终结,这让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忧虑。
诚然,朱玺的表现令人振奋,他的武艺超群,足以震慑宵小,但那终究只是江湖中的一己之力,难以撼动天下大势。
朱元璋深知,仅凭朱玺一人,难以力挽狂澜,重振大明雄风。
即便如此,他也已对朱玺寄予了极高的期望,毕竟,在诸多子嗣中,朱玺已属难得之才。
至于其他子嗣,或懦弱,或平庸,或杀意太重,更难以承担起守护江山的重任。
朱元璋不禁自问,难道大明的命运,真的如此不可逆转?
他距离大限之日已不足八年,时间紧迫,每一刻都显得尤为珍贵。
正当他沉浸在无尽的沉思与忧虑之中时,脑海中忽地响起一阵清脆的铃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系统提示:恭喜宿主达成试炼时长累积条件,特赐奖励——延年丸一枚,服用后可强健体魄,延寿一年!】
延寿一年?!
这一消息如同惊雷般在朱元璋心中炸响,即便是他这样历经风雨、见惯世面的帝王,也不禁为之心动。
他迅速调整呼吸,努力平复内心的激荡,待他确认手中确实多了一枚散发着淡淡药香的药丸时,眼中不禁精光大盛。
“奖励……延年丸……”
他喃喃自语,心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感激。
他未曾料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