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朱棣篡位,是盛世又能如何? (1/2)

朱元璋以心灵之触轻拂过那虚拟的试炼界面,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朱标二字之上。

长子朱标,德才兼备,其卓越品质与治国之才,早已在朝中内外传为佳话,成为未来大明之主的理想人选,这一切,对他而言,皆是水到渠成之事。

然而,当视线滑落到朱棣之名时,朱元璋的思绪不禁复杂起来。

这个四子,虽然能征善战,但自己并没想过要传位给他。但转念一想,血缘之中或藏有未显之潜力,也未可知。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朱棣的试炼推演时间竟比朱标更为紧凑,这不禁勾起了朱元璋的好奇心,决定先一探究竟。

随着意识轻轻触碰朱棣之名,一个详尽的选项列表在脑海中缓缓展开。

三个选项赫然在目:【九五至尊】、【诸侯封疆】、【靖难之役】。

“九五至尊”四字跃入眼帘,朱元璋心中顿时涌起惊涛骇浪。

朱棣?

为帝?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以朱棣目前所展现的才情与态度,怎可能与那至高无上的帝位相提并论?

即便是作为一方诸侯,安享荣华,似乎也更为贴切,正如那【诸侯封疆】所预示。

至于【靖难之役】,更是让人匪夷所思,朱棣镇守北疆,怎会发起如此大战?

疑惑与不解交织,朱元璋终究是按捺不住,将意念深深投入那“九五至尊”的选项之中,启动了对朱棣未来的试炼。

瞬间,一幅幅画面如潮水般涌来,清晰而生动,仿佛亲自踏入了那段未知的历史长河。

然而,随着试炼的深入,朱元璋的心情愈发沉重。

凝视着那光怪陆离的画面流转,朱元璋的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震撼。

“此乃天赐之秘宝,实非凡尘所能企及。”

每一帧画面,皆如同历史的缩影,精准无误地勾勒出朱棣从稚子到青年的成长轨迹,令他对此神器的信任又增几分。

时间悄然流逝,当朱元璋从那恍惚的状态中抽离,脸色已变得复杂难辨,双眸中闪烁着难以名状的光芒。

“建文四年,朱棣向南京城发兵,自诩靖难之师,明惠宗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登基称帝,史称明成祖,年号永乐。”

这句如同预言般的话语,在朱元璋心中激起层层波澜。

朱棣,竟有朝一日能登临九五之尊?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竟然是用武力逼宫。

朱元璋的心中,原本坚定的储君人选一直是太子朱标,可眼前的景象却告诉他,这一切都将颠覆。

忧虑如同乌云般笼罩心头,朱元璋不禁为大明的未来感到深深的不安。

自己一手建立的帝国,虽看似坚不可摧,实则暗流涌动,一旦失去了他的威慑,四海之内是否会掀起波澜?

而朱棣,他又该怎么稳住大明江山?

心中的阴霾如同乌云蔽日,朱元璋的面容愈发严峻,他强压下翻涌的思绪,再次将全部心神沉入那试炼的深渊之中,渴望窥见更多的真相。

“朱棣窃位后,虽然继续大明基业,可此等行径,实在是让人发指!”

随着意识的深入,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景在脑海中缓缓铺展,让朱元璋的眼眸仿佛能凝结成霜。

“竖子无道!”

朱元璋低吼,胸腔中怒火中烧,他终于明白,权力之下,人性的阴暗竟能至此境地。

朱棣的所作所为,不仅是对朱家权威的亵渎,更是对伦理道德的公然挑衅。

试炼未停,画面继续流转,一幅幅朝堂动荡、忠臣陨落的画面接踵而至。

“朱棣顺利称帝后,对不肯投降的文臣武将进行大肆屠杀,给国家经济造成不小的影响。”

“不仅如此,朱棣还倚重外企权臣,建立内阁制度,让一众老臣失去了话语权和决策权!”

那一刻,朱元璋的心仿佛被重锤击中,他紧握的双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下水来。

尤其是见到自己的皇孙朱允炆在大火中没落转身,不由得内心一震。

“真是岂有此理!”

朱元璋怒吼,他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愤怒与悲凉。

朱棣是他曾经寄予厚望的儿子,竟会为了皇权,不仅冷血残暴,更是亲手将自己的侄子逼到绝境,这简直比任何外敌的侵袭都要来得猛烈且致命!

“天啊,这怎么可能……”

朱元璋在心中暗自惊呼,他怎么也想不到,朱棣的所作所为会如此荒唐,如此短视。

这个他倾尽一生心血铸就的大明帝国,竟然会在他死后就出现如此有悖人伦的事情,实在是忍无可忍!

怒火在朱元璋的胸膛里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