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宪看着信使带回来的回信,脸色越发凝重。
赵、明两国的宗门都选择袖手旁观,无意参与这场纷争。这无疑给天枢宗的处境雪上加霜。
红缘的离开,让宗门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压抑。一些弟子开始私下议论,原本高涨的士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折。
姜采却与众不同,她在宗门内积极地穿梭忙碌,督促弟子们继续加强防御工事,检查机关陷阱,准备物资,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无畏。
东方信则显得略有担忧,他深知两仪教的强大,也明白天枢宗目前面临的困境。
他来到秦宪身边,低声说道:“师傅,现在该怎么办?其他宗门都不帮忙,我们的实力和两仪教相比悬殊太大了。”
秦宪微微皱眉,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
秦宪在宗内的小径上踱步,突然,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少阴城。也许少阴城的东西可以解决目前天枢宗的困境。
他停下脚步,叫来姜采和东方信,说道:“我准备前往少阴城一趟,或许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姜采和东方信听后,皆是一愣。
姜采率先反应过来,问道:
“秦老大,你一个人去吗?少阴城充满了危险和未知,要不我陪你一起去吧。”
秦宪摇了摇头,“你们留在宗内,继续做好防御准备。我一个人去,行动会更方便些。”
东方信有些担忧地说道:
“师傅,你此去一定要小心啊。”
秦宪点了点头,转身回房准备出发。
秦宪离开的消息在宗内传开,引起了许多弟子的猜测。
一些弟子私下里议论纷纷,认为秦宪是惧怕两仪教,准备跑路了。这种言论在宗内迅速传播,让一些原本就信心不足的弟子更加动摇。姜采听到这些言论后,十分生气。
她站在广场上,大声说道:
“你们都给我闭嘴!师傅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去少阴城的,他是我们天枢宗的宗主,绝不会抛弃我们。谁要是再敢胡说八道,我绝不轻饶!”
姜采的话让一些弟子感到羞愧,他们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然而,仍有一些弟子心中存疑。东方信看着这些弟子,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知道,只有秦宪平安归来,并且带回解决问题的了办法,才能真正打消这些弟子的疑虑,重振天枢宗的士气。
秦宪收拾好行装,没有理会宗内的流言蜚语,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少阴城的道路。
他深知,此次前往少阴城充满了危险,但为了天枢宗,为了身边那些信任他的人,他别无选择。
秦宪一路疾驰,心中不断思索着少阴城可能存在的解决办法。
他回忆起在少阴城的所见所闻,那些神秘的铜棺、诡异的青古魔骨以及背后隐藏的秘密。
他深知,这些东西虽然危险,但也许其中蕴含着能够帮助天枢宗的力量。
与此同时,在天枢宗内,姜采努力维持着宗门的秩序。
她深知,现在是关键时刻,不能让弟子们的士气再受到影响。她加强了对弟子们的训练,不断提醒他们要坚守岗位,做好防御的准备。
东方信也在尽自己的努力。他在弟子们中间穿梭,鼓励他们要相信师傅,相信天枢宗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他告诉弟子们,秦宪是一个有能力、有智慧的人,他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而,尽管姜采和东方信努力维持,但仍有一些弟子无法摆脱心中的疑虑。他们在私下里继续议论纷纷,对天枢宗的未来感到担忧。
在两仪教联盟这边,他们得知天枢宗的情况后,更加得意洋洋。两仪教决定攻打天枢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天下群英会的时候,秦宪驳了欧阳圣的面子。
秦宪在比赛中展现出强大的实力,让欧阳圣感到颜面尽失。他作为两仪教教主,在其他宗门面前的威严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其次,两仪教认为天枢宗看不起他们,这使得两仪教在其他宗门面前丧失了威严。
天枢宗的崛起和一些行为让两仪教觉得自己被轻视,他们无法容忍这种情况的发生。
最后,秦宪表现出来的实力不凡,让两仪教感到了威胁。他们担心天枢宗会成为他们在苦厄之地扩张势力的绊脚石,所以决定趁早将其消灭。
因此,两仪教加快了进攻的准备,命令联军尽快集结完毕,准备向天枢宗发起进攻。
欧阳圣身边的长老们也纷纷附和,他们认为天枢宗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他们在联军中宣扬天枢宗的宗主秦宪已经逃跑,试图进一步瓦解天枢宗弟子的士气。
天枢宗的弟子们听到这些传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