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仓库是他创业初期满怀希望租下的,曾经堆满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可如今却只剩下堆积如山的积压商品,每一件都像是他失败的见证。
但林轩已经将这些商品处理妥当,换来了当下急需的物资。
他四处奔波,利用自己仅存的人脉和资源,从各大医药公司、服装厂和食品供应商那里,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一大批药品、衣物和食物。
这些物资在蓝星的现代生活中,或许只是普通的商品。
可在抗战时期,它们却能成为战士们的救命稻草。
在仓库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个破旧的旅行皮箱和一个古朴的木盒。
旅行皮箱里装着一套林轩从一家复古服装店精心挑选的民国长衫,为了买下这套长衫,他花费了300元,这对如今的林轩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服装店老板还额外送了他一双黑色布鞋,虽然款式简单,但穿起来还算舒适。
木盒里则是他从收藏市场费尽周折淘来的20枚民国鹰洋,每一枚都花费了他200元,一共花了4000元。
在购买的时候,他也曾怀疑过这些鹰洋的真伪,毕竟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但他转念一想,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更看重的是货币的实际价值,只要能当作交易的媒介,真假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林轩深吸一口气,缓缓换上长衫和布鞋,将那20枚鹰洋小心翼翼地放进衣兜。
他走到仓库里一面满是灰尘的旧镜子前,轻轻地擦拭掉上面的污垢,看着镜子中那个身着长衫,略显狼狈的自己。
林轩的身材不算臃肿,但由于长期的焦虑和压力,脸上布满了疲惫和憔悴,眼神中也满是红血丝。
林轩想了想,从怀里摸出一副老式墨镜戴在脸上,遮住了满是疲惫的双眼,又努力挺直了腰板,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自信一些,心中默默想着,这次交易若是成功,自己便能还清所有债务,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可若是失败了,留在亮剑世界也未必不是好事,到时候跟着老李打鬼子,或许自己也不用再承受这无尽的痛苦和压力了。
在出发前,林轩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信,轻轻地放在仓库的办公桌上。
信是写给他年迈的父母的,信中还有一张存有30万的银行卡。
他在信中谎称自己生意失败,欠下了巨额债务,为了不连累家人,只能外出躲债,无法在他们身边尽孝。
这30万是他这几天从各个网贷平台费尽心思套出来的,每一笔借款都像是在悬崖边缘行走,充满了风险。
但林轩顾不了那么多了,他只希望能在自己离开后,为父母留下最后的保障。
林轩心里清楚,自己的房子和车子早已抵押给了银行,若这次真的回不来,这些都将化为泡影。
自己能够留给父母的,或许只有这30万了。
一切准备就绪,林轩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的手心也已满是汗水。
林轩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最为关键的准备工作。
他集中精神,准备将所有可能暴露现世痕迹的货品上带着的现世标签一一抹去。
林轩走向那仓库里堆成卷的布料,这些灰色的布料都是他精心筹备的交易物资,可布料上附着的现代生产标签却成了大麻烦。
他拿起一卷厚实的粗布,这种粗布质地坚韧,纹理清晰,是战士们制作军装、帐篷等物资的实用材料。然而,印着现代纺织厂名称、成分比例和洗涤建议的标签,却与粗布格格不入。
林轩从工具盒里翻出一把小型的拆线器,这拆线器的尖端细小而锋利,正适合用来对付布料上的标签。
他轻轻拨开布料的边缘,将拆线器的尖端对准标签与布料缝合的线头,小心翼翼地插入。由于布料较为柔软,稍不留意就可能划破布料,他的动作极为谨慎,每一下用力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随着他轻轻撬动拆线器,线头一点点被挑开,发出细微的“滋滋”声。
处理完棉布,他又拿起一卷质地稍软的麻纱布料。
麻纱触感粗糙,透气性好,同样是抗战时期可能用到的物资。
标签是用强力胶水粘贴在上面的,拆除起来难度不小。
林轩先在标签边缘滴上几滴专门用于去除胶水的溶剂,溶剂慢慢渗透,使胶水的黏性逐渐降低。
他拿起一把软毛刷,轻轻顺着标签的边缘刷动,麻纱的纤维容易被刷起,他格外小心,动作轻柔且均匀。
随着毛刷的刷动,标签一点点从麻纱上脱离,他成功地将标签完整揭下,没有损坏麻纱的纹理。
接着,他又对药品和罐头进行处理。
药品包装盒上印着现代的药品名称、成分表以及生产厂家的详细信息,这些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