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来做窝窝头。他们一天只吃一顿,而那些贫苦的老百姓家里只有一件棉袄,谁出门谁穿,外面的天气真的很冷。
当许毅的部队抵达这里时,他们得到了开明的村长秦友德的接待。起初,老村长秦友德也是因为不敢得罪带着枪的部队,才代表全村与工作队打交道,一心只想让他们尽快离开。按照当时的普遍做法,他们通常会贡献一部分粮食以换取暂时的安宁。
然而,作为秦家村最大的地主,秦友德家并没有多少余粮。他们拥有的土地不到200亩,而每亩的产量非常有限,一亩地的收成不到200斤,而最高产的高粱和谷子也仅有200斤左右。当然,这里的“一亩”相当于现代的0.9216亩。
作为一个小地主,秦家没有后台可依靠,因此他们老实地交出租子并扣除人工等费用后,也落不到多少收益。另外,作为秦家村的族长,秦友德每年还要救济族人,所以他们的日子也过得非常拮据。
工作队来到这里已经快一个月了,他们每天到附近的村庄进行抗日宣传,鼓动老百姓参加抗日。然而,效果并不明显。老百姓们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因此对于宣传和鼓动并不太在意。
至于招募新兵以扩大队伍的事情,八路军本身也面临着食物短缺的问题,因此即使有年轻人想要参军,许毅也不敢轻易接收。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这个月只招收了五名新兵。其中三人是一名猎人,他们以打猎为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另一个人是村长的侄子,这是村长为了支持八路军抗日所做出的表现。这不仅是许毅这个月最大的成就,而且也是他经过不懈努力才让村长支持自己的子侄参加抗日。同时,由于村长侄子的加入,他们队伍的规模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而且村里的老百姓也更加愿意接纳他们。
最后一个来到秦家村的人是一个流浪者,他因为饥饿而活不下去了。如果不收留他,他可能就会饿死。但是,在昨天傍晚的战斗中,工作队成功击退了土匪,却也造成了一死一伤。死去的人就是那个流浪者,而受伤的人则是许毅。事实上,如果许毅没有穿越过来,原主也会因为负伤而死去。
这个事件让许毅意识到自己的任务是艰巨的,他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更好地保护这个村庄和村民们的安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