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改良 (2/2)

美国、日本、苏联等国的工程师。

他们响应中共的号召,勤加研究,想要建立起一座优良的兵工厂。

可惜实在是条件太差,刚成立的时候只有有10余部陈旧机床、刨床、钻床和一台三节锅炉。

到1940年,多方努力,也只是让黄崖洞兵工厂拥有设备40多部。

就这点设备,工厂年产武器弹药仅可装备12个团。

对于拥有百来个团的八路来说,这产量实在是杯水车薪。

可是要想壮大我军的实力,我又应该怎样做?

兵工厂设备?

可是哪里买?

怎样运?

多少钱?

哪里能赚到钱?

想到这几个问题,丁伟就感觉头都大了。

尼玛的。

狗屁的民国黄金十年。

那就是金融家、买办的十年,不然中国制造业也不会这样落后,连像样的飞机坦克都制造不出来。

想要买个像样的装备都做不到,还敢自吹黄金十年。

更不用说老蒋这个时候还不忘想要对付共军,搞封锁,限制物资流入抗日根据地。

很多时候就算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老蒋的谋略还有眼光可见狭小,根本称不上市政治家,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政客而已。

吐槽了老蒋几句,丁伟将目光转回现实。

思考着解决当前困境的问题。

当前兵工厂设备,最有可能贩卖给中国的,只怕也只有美国和苏联了。

但是怎样运进抗日根据地是个大问题。

日军不会让兵工厂这样重要的设备轻松遇到抗日根据地,老蒋也一样不会同意的。

想要运进来,只能偷偷摸摸。可是兵工厂设备体积可都不小,想要悄然送进来可不容易。

必须想个万千之策。

还有就是钱的问题。

我党我军经费一向十分紧张,都是靠着自筹,募捐勉强过日子的。

想要筹建一间像样的兵工厂,那可是需要花费不少的资金的。

怎样筹集到这些资金呢?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