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5章别的红军挡不住马家军但不包括咱 (1/1)

眼前的战斗规模虽然不大,但双方打的同样是很坚决。体现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严守纪律、英勇战斗的精神品质,也反映了祁连山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同样的马步芳的部队也是很有战斗力的,而且人家人数占有优势。不过红军同样占有地利上的优势,因此双方打的有来有去,你来我往的。不分高下。不分高低。双方打了半天觉得后面都不是软柿子。

见到自己人受到了攻击,得到消息的高大山命令。马德彪迅速支援,务必全歼之后马步芳的小股部队。

此时高大壮的特种大队几千兵马全都分散成一个个小分队,在高大壮的特战小分队编制的人数比较大。标准的是30多人,加长版的是50多人。而这一只执行长途分析任务的特种小分队足足拥有将近60人的兵力。配属了重机枪,迫击炮。

所以哪怕对面是一个马步芳的步兵营,但面对这50多人的小分队依然得贵。战斗仅仅进行了十几分钟,这个马步芳的步兵连就被高大壮消灭了。

很快双方部队接上了头。

作为这支部队的首长,马德彪是代表,而他的官职也非常大。

很快就弄明白了对面的部队番号。

这支部队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的一部分,属于,军直属警卫连的。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以后,红四方面军一部二万多人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11日奉中央决定称西路军。这支部队在河西走廊与国民党马步芳等“马家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在祁连山地区,西路军余部坚持战斗、开展游击,展现出了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在永昌县东寨地区头坝堡设防的这一百三十名红军就是西路军众多部队中的一部分。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守军事要塞,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为红军在永昌境内的活动和建政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西路军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为中国革命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支小部队在历史上留下了英勇的篇章。他们和大部分西路军战士一样,都牺牲在了西路军执行战略的过程之中,少部分人砸了新家。更少部分人被打散了,然后靠自己的能力,靠着两只脚走回了根据地。

历史上他们根本就没有坚持到1937年,也没有等待到红军改变为八路军的时候。更没有机会,在抗日战场上发光发热,早早的牺牲在了内战的战场上,这毫无疑问是民族的悲哀,是小鬼子的幸运。毕竟他们都是最精锐的战士。

历史上永昌县城的这部西路军,结局同样悲惨。

1936年11月18日,红西路军占领永昌县城,11月21日,红西路军总指挥部进驻天主教堂,并在此办公长达40多天。11月22日,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发布了《告指战员书》,号召全体指战员加紧创造永凉(山)革命根据地。11月23日,成立了“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临时政府”,12月5日,召开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成立大会,民主选举产生政府委员会,同时成立青年大队、妇女会、儿童团等,之后十三个村级苏维埃政权也相继诞生.

这只西路军的部队,在永昌境内的八坝、东寨、东十里铺、水磨关、水泉子、城郊等地,与马家军浴血奋战四十三天,历经大小战斗20余次,击毙伤敌军6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如11月25日,敌前线总指挥马元海亲率大军对固守八坝、七坝、六坝一带的红三十军八十八师展开猛烈攻击,八十八师将士在军政委李先念等指挥下奋力抗击。此外,12月6日,敌军集中兵力继续向校场山、东水泉一线高地进攻,二六三团奋力抗击,马元海亲率两个多旅兵力在飞机大炮配合下猛攻县城,守城红军据城抗击,同时,驻防东关邬家油坊、财神楼等据点的红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在团长王泉媛指挥下与敌奋勇激战,击退敌人数次进攻.

这只红军可以说,同样把红军的宣传和亲民活动,执行的很好,他们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革命主张和抗日思想,还帮助老百姓干活,不抢不掠,与百姓关系融洽。如红军把地主家的粮食、面粉、清油等分给老百姓,为村民打扫院子、挑水等,红军战士们还会和小孩子互动,给他们吃的.

但这只红军的西路军在永昌的结局却并不好,历史上,或者说新亮剑之中,他们同样因为,由于敌众我寡、环境恶劣、物资匮乏等多种原因,红西路军在永昌的战斗中遭受了重大损失,2000余名红西路军指战员长眠于永昌大地,但他们的英勇战斗和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2月27日深夜,红西路军部队撤离永昌县城继续西征,大部都牺牲在西征的路上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