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通往城市的汽车 (1/2)

那一次考试过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你离开了这座山村。

六年级的孩子也开始懂点事,成了这所学校的学长学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不过在小一的世界中,好像缺了点什么,缺了一个称霸课堂的学霸,缺了和蔼可亲的笑脸,缺了那双眼里有山河的明眸。

小一变得整天漫无目的,空空落落,患得患失。

“李老师,陈晓玲今年不在这里读书了吗?”

“晓玲啊,她生病了,去城里治病,刚好她爸妈也在那里,恐怕不回来了。”

夏天的风轻轻的吹过,再也不能在这个少年心中掀起一丝波澜。

十多年了,小一对县城在哪里都不知道,更别说去过了。按部就班的日子像旧病复发,小一也不得不面对它,承受它。可能再也不会有自己的作业本压在她的作业本上的小开心,不会有特意将她的桌子下扫得滴尘不染。

李老师家喂了一只狗,每天她都要拿一个新袋子套着垃圾桶放在办公室门旁,学生吃不完的饭就倒在里面。小一每天都要剩下一点饭,只为了获得能接近办公室的机会。平常都是陈晓玲帮李老师拎着袋子回家的。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的《匆匆》是小一最喜欢的课文,很小的时候只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白驹过隙,只是停留在知道,并没有深刻的体会,现在就觉得日子过的好快,度年如日,没有她的日子却是度日如年。

想按下时间的暂停键,可还是会被时间推着走。

这一天,终于等来了机会。张云凤生病了,虞桥保先送她去乡镇上的医院,照个片,输点液,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几大百又没有了,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因为时间的耽搁,越来越严重。

“这种情况我们医院解决不了,你要把她带去县医院看一下。”主治医生几句话之后,就去忙其他的了,虞桥保又追上去,不知问了些什么,转角来到取药窗口,取了药。医生问他有没有医保,他才从小一的书包里摸摸索索掏出一个由红塑料袋包裹的物品,正是那个小本子。解了结,把皱皱巴巴的医保凭证给收费员看。“你家去年没交啊!今年也没交,不能给你们报销一定的费用,你需要全款付费。”“去年收成不好,想着家里人平常都不生什么大病,顶多是感冒,上火,胃疼,吃点吃点药就好了。再加上交医保,一年每个人要交几百,家里五个人,要交一千多。”收费员也只能默默摇头。

“爸,你们要去县医院啊?”

“你妈这个病有点严重,在这里治不好,我们现在马上要去县医院一趟。”

“我和你们一起去吧!”小一心里又喜又悲。想到能够来到她生活的城市,可能会与她碰面,小一的小心脏砰砰直跳,一想到妈妈的病情有点严重,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小一啊,我也知道你现在的心情,但那个地方我们都不熟悉,我们一起去,吃饭,打车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家里猪牛鸡还得有人喂,你留在家里帮哥哥姐姐的忙,我们很快就回来的。”

“哦!”

原本跳动的心又归于平静。说完,虞桥保又从小一的书包里掏出20块:“五块坐车回家,剩下的15块留着备用。”

说完,下午最后一班通往县城的车迟到了三分钟到达,虞桥保扶着张云凤摇摇晃晃上了车。没有告别的手势,没有过多的叮嘱,落日的余晖印在脸上,一辆大巴车在漫天灰尘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夜幕也悄悄到来,快要吞噬了整个乡镇。“要快点回家,猪还没喂,姐姐割猪草还没回来吧!哥哥放牛可能也还没有到家。”

“师傅,去仓边村多少钱?”

“10块。”摩托车师傅看都没看小一一眼,拿着抹布给摩托车后座擦擦灰尘。

“我们平常坐都是5块的,怎么你这里要收10块。”

“天都快黑了,要加钱的。平常你们坐的是面包车,我这摩托车一回只拉两个人,人家拉七八个,烧同样的油,你说那个划算。收你10块不低了,在过一会儿收15,现在走最划算。”听他一说,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但想起老爸说的话,只能5块回家,小一就在所谓的车站等着,黑夜不断啃食着这个乡镇,马上就要下肚。实在等不及了,小一挨个问停在路边的面包车司机,大多数的回答都是,一个人没法去,除非包车25 。小一又在那里站了一会儿,天越来越黑,心也越来越慌乱。十多里的路,黑灯瞎火,又没有电筒,遇到什么强盗或被狗追都是说不定的事。小一越来越害怕,家里唯一一个洛基亚爸爸拿去了,没有手机,就一个人,书包爸爸背去了,现在唯一在身边的就是那20块钱。

这时,一辆拉着木头的货车,开着灯向小一这边驾驶过来。

“你是虞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