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之中,左参政胡大威在府中接到锦衫卫传来的消息,得知自己的得意门生钱御史在敦城无故车马爆炸而死。
他也是久润官场的人,自然不清楚这是什么意外。
而且这个御史钱炳是他最为得力的门生,一直以来都使者很顺手。
这时候就这么死了,如果自己毫无反应的话,其余的门生就会不再拿自己这个恩师当回事。
必须查,查出来,还要严办才行。
他找到了大理寺卿许百顺,大发雷霆。
“岂有此理!这敦城到底是个什么龙潭虎穴,竟让我的门生落得如此凄惨下场,本官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要是查不出来,这大理寺卿你也就不要做了。”
大理寺卿徐百顺接到命令后,叫来大理寺推丞刘雍。
“刘雍啊,这事儿落到咱们头上了,胡参政那边发了话,让咱们去敦城查个究竟,你年少有为,这件差事就让你去办吧。”
刘雍心中叫苦不迭,但上命差遣身不由己,只得硬着头皮应下。
“大人,这事儿恐怕不好办啊,能让钱御史不明不白地死在那里,背后的水怕是深得超乎想象呐。”
“不好办也得办!你速带些人手,去敦城走一趟,务必把事情弄清楚。”
刘雍无奈,只得应下,带着一队精挑细选的人马,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敦城的路途。
几日之后,刘雍等人一路奔波,终于来到敦城,王县令和侯野得知消息,赶忙一同出城迎接。
“哎呀,刘推丞大驾光临,真是让我这小小的敦城蓬荜生辉啊!”
刘雍拱手回礼。
“王县令客气了,奉命前来,还望多多配合。”
侯野也跟着说道。
“刘推丞一路辛苦,先到县衙歇息歇息,有什么事咱们慢慢再说。”
众人来到县衙,分宾主落座。
刘雍也顾不得喝口茶,便开门见山地说。
“王县令,侯主簿,这钱御史在敦城出事,不知二位有何说法?”
王县令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侯野,见侯野点头,这才小心翼翼地说。
“刘推丞,这真是飞来横祸,据我们调查,乃是山匪歹人所为,可惜了钱御史这位国之栋梁啊。”
刘雍冷笑一声。
“王县令,您觉得这理由能站得住脚?山匪歹人?哪来这么巧的事?”
王县令赶忙解释。
“刘推丞,这敦城附近的山匪向来猖獗,无恶不作,做出这等丧心病狂的恶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啊。”
刘雍目光犀利地盯着二人。
“二位莫要把我当傻子,其中必有隐情,我劝你们还是老老实实交代为好。”
侯野依旧不紧不慢。
“刘推丞,您这可就误会了,钱御史出事,我们也痛心疾首,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们也不敢胡乱编造,您是大理寺的上官,我们自然不会骗您。”
刘雍冷哼一声。
“侯主簿,你这话可没什么说服力,我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我这个大理寺推丞办过多少案子,你应该是知道的。”
王县令见气氛紧张,连忙打圆场。
“刘推丞,您先别生气,不如在这敦城多待几日,仔细地好好查查。说不定能发现更多线索呢。”
刘雍心想也只能如此。
“也好,我倒要看看这敦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如果这里治理得当,倒也能说得过去。”
接下来的几日,刘雍在敦城四处查看。
他看到城区街道整洁,商铺繁荣,这景象让他心中暗暗惊讶,没想到,这竟然是真的一片治世之景。
回到县衙,刘雍对王县令说道。
“王县令,这敦城治理得不错,等我回到京城,自然会给你请功的。”
王县令笑着说。
“这都是侯主簿的功劳,侯主簿为了敦城的发展,那可是尽心尽力,操碎了心啊。”
刘雍转头看向侯野,目光中多了几分好奇,一个小小的九品主簿,不过是县令属官,能有多大的本事。
“侯主簿,不知你都做了些什么,能让敦城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侯野也不谦虚,把自己功劳说了一番。
“刘推丞过奖了,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比如剿灭山匪,让他们能安心生活,还有帮百姓缴纳税银,减轻他们的负担,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值一提。”
刘雍点了点头。
“看来侯主簿确实是有一番作为,能做到这些,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能耐。”
侯野接着说。
“刘推丞,这敦城能有今日,全靠大家齐心协力,钱御史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