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解不开的缘(1) (2/3)

有罗卿卿想象的那份惊讶或者特别的情绪。好像,被采访也只是他工作中的一部分。

“采访在哪儿?需要准备什么吗?我没经验。”

祁州摘下手套塞进衣服兜子,环视一圈儿后锁定在了一处宽敞无架具的空地。

罗卿卿摇摇头,跟着他走。

她一定上辈子见过他,否则,怎么单凭看着他的背影,就觉得总有一种莫名熟悉,让人能够一眼万年,望穿灵魂。

罗卿卿打开录音设备,确保信息准确收集。

轻声问:“祁老师你好,能够采访您,我很荣幸。请问您从事古建筑修缮多久了?”

祁州微笑抬头:“四年。”顿了顿,祁州又答:“但是算起来应该是十年。”

罗卿卿“啊?”了一声。

他不是二十六吗?减十,十六岁就开始接触了?这是采访啊,不是在开玩笑。

罗卿卿直入主题:“祁老师,我这边了解到咱们此次修缮任务是主修三大殿,但是我看大部分工作人员集中在偏殿,这是基于什么原因呢?”

祁州思考了一下说:“主殿的木构承受屋顶的荷重过大,承载力衰退,木构变形、下沉的情况严重。偏殿主榫卯,木架构歪闪、脱榫的残毁程度较弱。先修复损坏较小的,是考虑到问题进一步恶化,减少文物价值损失。先修复偏殿,也是可以更快地提高修复工作的效率。”

罗卿卿认真的点点头:“那迄今为止,在修缮过程中,有遇到哪些棘手的问题吗?”

祁州:“由于年代久远,古建筑多为木构,生物侵害防治相对来说困难些。”

生物侵害,这一点罗卿卿倒是没有考虑全面。她一直把问题源头归纳为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炮火侵袭……

看来,她需要储备的,还有很多。

罗卿卿往前举了举录音器:“可以展开说一下吗?”

祁州看了看手腕的时间:“生物侵害是指微生物、虫类、真菌等……可以简单理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发现了一只白蚁,应该已经养一窝白蚁了。况且受潮的木构建筑本身就像培养基。滋生的细菌会不断降解木材的纤维和蛋白。”

罗卿卿:“眼下面对生物侵害的问题,有解决措施了吗?”

祁州点点头:“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生化技术手段,以熏蒸灭杀。也可以改变生物基因,做到兵不血刃。”

罗卿卿:“熏蒸灭杀?”

祁州:“嗯,我们首先会对经受虫害的建筑物环境进行勘测,把采集的标本送到生化研究中心,鉴定分析种类和危害程度评估,在此之后,会对整个古建筑进行专业密封。”

罗卿卿:“我能简单理解为打农药吗?”

祁州笑笑:“可以。”

罗卿卿:“您说的兵不血刃?具体是什么?”

祁州回答:“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白蚁作为高效分解者之一。是最古老的群居社会性昆虫。白蚁食木,频繁对木构堤坝以及电缆造成严重损坏。”

罗卿卿:“这是为什么呢?”

祁州:“酶,分解酶的作用。兵不血刃可以理解为,采集一部分白蚁,改变白蚁基因链,让白蚁杀白蚁。”

罗卿卿:“近些年我也有幸参观过一些古厝,来时我预习资料,现在咱们是处于工程进度的初期阶段。那么后续在修缮过程中,如何确保尊重历史原貌呢?”

祁州:“我们尽可能大程度的修旧如旧,严格遵守古建筑维修原则,优先考虑传统工艺……”

注意到祁州频繁看手表的动作。

问完最后一个问题,罗卿卿就放他走了。

……

十一点,凌志镶驱车赶来。

罗卿卿在门口等他,帮他一起卸下摄影器材。

中午吃饭时,罗卿卿去了上次的那家菜馆。到了门口,脚步停住。

祁州左手边挨着一个穿着灰色长版型风衣的女孩子,远远看去,相谈融洽。

走近看,瓜子脸,三庭五眼的比例端正,静气与英气并存,有一种像在海边窥见蓝调的冷清感,鼻梁上架着一副银框眼镜。

小刘坐在祁州的对面,罗卿卿刚想离开,避什么来什么。小刘轻咳了一声,一眼捕捉到了站在门口的她,热情的跟罗卿卿挥手。

“罗记者,过来坐。”

罗卿卿弯起嘴角,挤出一抹平实的微笑。

“你们好。”

罗卿卿同他们打了招呼。

小刘介绍给罗卿卿,女生名叫文清,主修彩画作。论资排辈,文清是小祁州两届的师妹,大小刘一届的师姐。耐不过三人私下关系好,不讲究这些。

祁州和文清默契的点点头,客气有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四章:解不开的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