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应该是马家屯的人吧?”
“小的是马家屯的人。”庄稼汉有点害怕:“不过小的可从没偷过,抢过乡亲们的东西。”
“小哥不要怕,我们不问这些。”柳星雨说:“你们马家屯里的人是不是都姓马?一共有多少人?”
“我们马家屯里除了一户姓丁,一户姓钱,其余的人都姓马。一共有一百多人,大人我们屯的人可都是好人啊,我们以前从来不偷,不抢啊。”庄稼汉说。
“那今年为什么突然又偷又抢?”一旁的知县突然厉声责问。
庄稼汉吓得一哆嗦:“以前山下的村民没我们的日子好。可这一年不知咋地山下的村民竟都富裕了起来,于是我们屯里就有人起了偷抢的念头。但是,大人,我可从来没想过。”
“大人不要吓了小哥,还是我来问他。”柳星雨说:“小哥,我看你们从马背山上,上去下来极其的艰难,还极度的危险,为什么不出来住呢?”
“因为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呀。”庄稼汉说。
“衣食无忧?”几人面面相觑。
“大人可能有所不知。”庄稼汉说:“四百年前我们祖上为了躲避战乱,偶然间发现在马背山后面有一大片平坦的土地,种上庄稼足够养活一二百人,于是我们的祖上就在那定居了下来。几百年来我们的日子过得一直比山下的农民要好,所以我们没人想着要离开那里。”
“哦,原来如此。”柳星雨说:“那这么多年,为什么不从山涧上搭桥开路出去,只能走马背山呢?”
“不瞒大人,我们何尝不想啊!”庄稼汉说:“那个山涧上根本搭不了桥。”
“哦,那小哥能不能带我们去山涧看看?”柳星雨说。
“当然可以。”
弯月涧就好像在一块豆腐上切开了一道口子,山涧足有百丈宽,涧下流水非常湍急,水面到岸上有四五丈高,两边涧涯刀切斧凿一般。
庄稼汉指着对岸说:“我们就住在那边,可要想从这里出去就好比登天啊!”
柳星雨看了看,摇了摇扇子说:“是有点难度,但也不是不可以造桥。”
“大人真能造桥?”庄稼汉眼里充满惊奇,又充满疑惑:“你会帮我们造桥?”
“嗯。”柳星雨说:“你回去和屯里人说下。我们帮你们造桥,叫他们配合下,还有从今日起不准再偷抢山下村民的东西了。”
“好,好,我一定会安大人的吩咐去说。”庄稼汉说。
“你先回去吧,我们要研究怎么造桥。”柳星雨说。
庄稼汉刚走,谭灵儿第一个就忍不住了:“柳星雨这么宽的山涧怎么造桥?”
“是啊,大人。”知县说:“这马家屯几百年了都没能造出桥来,我们能造得出吗?”
柳茂林说:“雨儿,你要造个什么样的桥?”
“铁索桥。”柳星雨说。
“铁索桥?”三个人同时问。很显然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铁索桥。
“铁索桥。”柳星雨说:“是由几根长长的铁链组成,再在铁链之间铺上木板的浮桥。”
“这,如何造?”知县说。
柳星雨说:“首先我们要量出这山涧有多宽。”
“量山涧?怎么量?”谭灵儿说。
“用绳索量。”柳星雨对着柳茂林说:“爹,你用箭能射到对岸吗?”
柳茂林说:“我的箭能射到对岸,但是在箭上绑上绳索就不可能了,除非用军营里的机弩大弓。我现在派人回去拿。”
“爹,不用了。”柳星雨把扇子立起,看了看风向,风是往对岸刮的:“我们放风筝吧。”
“放风筝?”三个人又是诧异得不得了。
“嗯。”柳星雨对知县说:“大人,你去做绳索,不要太粗,要足够长,绳索每隔一丈要做个记号。”
“好,大人,我这就去做。”知县带着衙役走了。
柳星雨对柳茂林说:“爹,你到对岸等着风筝掉下来。风筝掉下来你立马捡起来,不能让风筝线落到山涧下面的水里,要慢慢的收拉风筝线,不能让风筝线断了。风筝线的末端就是我要知县做的绳索,你拿到绳索要在对岸系好。”
“好,我这就到对岸去。”柳茂林走了。
柳星雨对谭灵儿说:“灵儿,我们去做风筝。”
风筝很快做好了,一切如柳星雨所说,得出的山涧宽度有五十多丈。
柳星雨立刻拿纸笔在一块石头上画图,图纸画好了交给谭灵儿说:“你回去叫你叔父谭江水安着我的图纸去做铁索。你回来的时候在你叔父那里先带上一些工匠来,还要叫你叔叔做好了铁索立刻把所有的工匠及铁索带来。”
谭灵儿拿着图纸说:“我立刻就回去。”
看着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