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的代表作是《最后的藤叶》,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麦琪的礼物》。”然后,他说课文的内容很简单,就不详细讲了,让学生分组讨论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女生讨论男主人公、男生讨论女主人公,讨论完他来提问,最后由他做个总结。到这里还很正常,可是开始提问之后,在他的刻意引导下,班里的气氛很快就被彻底带偏了,学生回答的明明是男女主人公的性格或特点,到他嘴里就成了学生的择偶标准,只要他一开口,就会引发哄堂大笑。刚开始被提问到的学生尽管都很尴尬,有人甚至羞得满脸通红,却也只是默默忍受。等到提问到范雨佳的时候,局面出现了反转,尴尬的人变成了他自己。范雨佳说:“杰姆很体贴妻子。”他故技重施,像方才一样夸张的笑着说:“原来你想找个体贴的!”学生再次哄堂大笑。然而范雨佳可不像别人那么好欺负,当即开始面无表情的瞪着他,把他瞪得笑容僵在了脸上,只能慌乱的垂下目光假装看书,翻着书页说:“还有吗?”范雨佳也不接话,就那么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一直瞪着他。教室里变得落针可闻,完全没有了平日的轻松氛围,两尊大神斗法,凡人个个屏气敛息,丝毫不敢出声打搅。又过了好一会儿,范雨佳才冷冷的说:“没有了。”他也没敢追究,表情无奈的说:“你坐下吧。”有了范雨佳的反击,他在接下来的提问中总算收敛了很多,班里也渐渐的恢复到了平时的状态。
事实上,那天武小样表现的有些不正经,其实是想劝学生不要早恋。讲完课之后,他说:“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哪个少年不多情?谁个少女不怀春?在你们这个年龄段,对异性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大家听我一句劝,你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学业,还没到谈恋爱的时候。如果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那个他或她,就告诉他(她):大学里才是恋爱的天堂,相信咱们的感情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咱们大学见!”这番话引得掌声雷动,有些学生甚至起哄叫好;就连已经开始不待见他的林夜,当时也毫无保留的认同了这个说法。
武小样和林苹的恩怨,源于他布置的一项作业:把初一到初三的语文课文中所有注音的生字摘抄出来。检查的时候,他坐在讲桌前,让学生一个一个的把作业拿上去给他看,并且随机提问了几个学生。当林飞霞上去的时候,他翻开摘抄本点着上面说:“这个字念什么?”林飞霞说:“念yùn。”他拿起书朝林飞霞头上打了一下,说:“回去看看念什么!”等林苹上去的时候,他像问林飞霞一样再次点着翻开的摘抄本说:“这个字念什么?”林苹也说:“念yùn。”他拿起书朝林苹头上打了两下,生气的说:“她念错你还念错,回去看看到底念什么!”林苹气呼呼的回到座位,恨恨的嘀咕说:“他个死小样,就念yùn!”林夜在林飞霞挨打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是哪个字,听到林苹的嘀咕,他偷偷地转过身说:“那个字念ǎo。”林苹面无表情的像看傻子似的看了他一眼。他顿时心里一慌,悻悻地转身坐好,知道自己肯定做错了,然而怎么也想不明白究竟错在哪儿了。后来,每次回想起林苹的那个眼神,林夜都觉得当时的自己真的……好傻。不过傻归傻,他猜的倒是一点儿都没错。检查完所有学生的作业之后,武小样站起来说:“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后面那个字念什么?”知道的学生都回答说:“ǎo。”武小样猛的变了脸色,怒气冲冲的说:“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字,还是有不止一个学生念错,让你们抄了有什么用!”在林夜看来,确实没什么用,记住的学的时候就记住了,没记住的抄了之后还是没记住;不过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是教材改版后加上去的,复读生根本没学过,他还是觉得林苹那两书挨的有点儿冤。
除了私人恩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观念冲突,也是林夜不喜欢武小样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武小样大多数时候都表现的很开明,但是本质上却跟别的老师没有什么不同,而林夜则屁股决定脑袋,只愿意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初三下学期,不知道哪个复读生把上届学生写的一首歪诗翻了出来,诗里写的是“新集一中,恋爱成风”、“白天教室,呼呼大睡;全是为了,晚上准备”之类的乱七八糟的内容,本来这东西在学生中间流传也没什么,可是偏偏有个傻缺抄下来贴在了教学楼的楼梯间里,结果就在初三引发了轩然大波,不止一个老师在三(4)班里大发雷霆,其中就包括武小样,尽管这事儿跟三(4)的学生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那天的课堂纪律不太好,武小样看着心烦先是发了一通火,接着就把话题引到了那首诗上,说:“那写的是些什么玩意儿!也好意思贴出来!现在都这个时候了,你们还有心思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每个人一生当中就那么几个关键点,错过了是找不回来的,如果接下来的中招考试考不好,你们这一辈子就完了。”最后图穷匕见的说出了可能是他之前隐藏着的真实想法:“在大学里谈恋爱,最终能走到一起的都没有多少,更何况是你们?”正是这番话,让林夜对他的好感降到了谷底,虽然他说的不无道理,但是林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