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假回到家里,林彦告诉林夜有个女生问过他他去了哪里。林夜问他是哪个女生问的。他说不知道名字。林夜问他是不是长得很高头发很长。他说长得不高头发也不长。林夜问他是不是长得很好看。他翻了个白眼。林夜又问他知不知道她在哪个班里。他说不知道。就在林夜以为问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了的时候,他加了一句:“那个长得很高头发很长的女生,好像还在你们原来的班里。”于是,林夜写信给林苹和范雨佳念头就变成了写信给林飞霞。
由于是第一次写信,既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当时的林夜极其孤陋寡闻,没写过信也没看过信——给林飞霞的第一封信他写的十分艰难,动笔之前连书信的格式都不清楚,又找不到相应的参考,只能按照猜测出来的格式书写;开篇的内容同样让他犯难,不擅长套近乎拉关系,林飞霞又是个看上去大大咧咧其实内心十分敏感的女孩子,他写的每一句话都反复的斟词酌句,生怕会引起她的误会和不必要的胡思乱想,又怕写的字数太少不好看,为了凑字数真是费尽了心思;相比之下,后面介绍他自己的近况倒是写的很顺利,反正把学习上遇到的困难都往大了写就是了,既容易引起共鸣又可以博取同情,简直一举两得。
写信时已经足够小心翼翼,把信寄出去之后,林夜更是坐立难安,只要一想到给林飞霞寄了信,他的心底就会涌出难以言喻的紧张和忐忑:怕林飞霞误会他居心不良,怕林飞霞不回信,更怕给林飞霞带去困扰。好在他的担心是多余的,经历了十多天的折磨,他终于等到了林飞霞的回信。看信之前,他内心的激动完全无法克制,等到看完之后,那份激动就变成了心安和无奈。心安的是,林飞霞收到他的信应该很高兴,回信中字里行间的欣喜溢于言表。无奈的是,林飞霞的文笔实在惨不忍睹,很多地方用词不当还写了不少错别字。
有了第一次写信的经验,林夜很顺利的写好了给林飞霞的回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以为自己在那封信里问了范雨佳在哪个班里,从林飞霞那里得到回复之后才去联系的范雨佳。可是多年以后翻看当初留下的信件,他却发现林飞霞在最初的几封信中根本没有提到范雨佳,也不知道是他记错了,信里压根没问,还是问了,林飞霞在回信中却没有回答。后面的事情他同样记的不清不楚,只能隐约想起给林飞霞的第二封信也就是那封回信寄出去之后,等了很久都没等到回信,然后他就忍不住又给林飞霞写了一封信,同时还写了一封信给范雨佳;至于他是怎么知道的范雨佳在哪个班里、林飞霞其实不是在三(4)班而是在三(3)班,那就更是一笔糊涂账了。不过那些事情没记清楚,再往后的事情他却记的很清楚。由于邮局送信的速度实在让人不敢恭维,那两封信寄出去后又是长久的等待,期间的胡思乱想几乎把他逼疯:一个人不回信就罢了,两个人都不回信是怎么回事儿?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当两人的信同时到来的时候,他才感到分外惊喜。
那一次,林夜同时收到了两封信,更准确的说,是同时收到了两个信封。一个信封里面是林飞霞给他的第二封回信。另一个信封装得鼓鼓囊囊的,简直是一个小包裹,以至于去学校传达室拿信的同学把信拿回一(3)班时,有个上前找信的同学看到后直接爆了粗口,愤懑的举起信喊道:“还有没有天理!同样是八十分的邮票,这封信都能送到,我的信竟然因为超重退回来了!”确实没天理,那个信封里总共装了三封信。一封是林飞霞给他的第三封回信,一封没有署名,还有一封是范雨佳给他的回信。林飞霞的两封回信都没写什么特别的事情。没有署名的那封信说,“这是你给‘兔’写第一封信时我写的,没寄,因为当时觉得你似乎有点‘缺德’”,“猜猜我是谁,就不告诉你”,接着就回忆起了在三(4)班里的一些往事,还说“我见到你弟弟了,问你弟弟你去了哪儿,才知道你去了五高”,“我有一肚子、两肚子、三肚子,不,好多、好多话想跟你说”,“你以前不爱(不敢)和女生说话,一说话就脸颈通红”,“我们女生又不是老虎,你怕什么”,还说“我后来不跟建说话并不是生他的气了,只是因为我心情不好,见了建帮我给他道个歉”,最后说“这可不是匿名信哟,你要是猜不出我是谁你简直就是……”。看信的开头,林夜完全可以确定是范雨佳写的,可是越往后看越不敢确定是不是她写的了,因为信里说的不少事情他都不知道,还出现了一些他闻所未闻的诡异绰号,比如“太子”、“鸡”,让他替她跟林鉴(信里写成了“建”)道歉更是令他一头雾水,他根本不清楚她什么时候跟林鉴闹过矛盾。直到看了另外一封信,他才知道自己起初猜的是对的,那封信确实是范雨佳写的。范雨佳在另外一封信的开头说他还算有良心,还记得她;说那封没署名的信,是他给林飞霞写第一封信的时候,她写给他的,可是林飞霞没跟她说就把回信寄了,她一气之下干脆不寄给他了,反正他也没想着她;还说“林苹也整天想着你们呢,抓紧时间给她写信,不然她会气死你的”,让他竖起耳朵听好林苹的地址,“奉苹(林苹)承运,鸟儿诏曰:三高高一(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