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新冠时期的友情 (1/3)

林夜找到的林苹的手机号码,是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的第三个春节。那年的年前,他是在腊月二十六那天回到的家里。当时对于疫情防控已经有了一套十分成熟的机制,他回到家里的当天,就被拉进了村里的返乡人员群里,同时开始居家隔离,等着三天两检。然后,他就从群里发的要做核酸检测的返乡人员名单上找到了林苹的名字和手机号码。当然了,像以前跟林苹有关的事情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波折一样,他从名单上找到林苹的手机号码,其实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实际上,当他发现群里发的名单是附近好几个村子——包括大林村——要做核酸检测的返乡人员名单的时候,他内心的激动是难以言表的,可是把名单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他却没有找到任何一个他想找到的人的名字——没有林苹和林飞霞,也没有李翔和李静玉,连林鉴的名字都没有。接下来的几天也是一样,尽管他不断地告诫自己别抱太大的希望,然而每次看完名单却都还是难免有些失望。同样的,两次满怀憧憬地去核酸检测点做核酸检测,也都没有见到任何一个他想见到的人。一直等到正月初二的上午,事情才总算迎来了转机。那天早上,他去了贾庄走亲戚。做完了三天两检,虽然群里发的名单上已经不太可能再有他的名字,但是当天的名单发出来之后,他还是第一时间就点开了,结果就在大林村的人里找到了两个“林敏”。在三(4)班那会儿,范雨佳在闲聊时说过,其实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玉娟,而且家人和邻居都是叫她玉娟或是她的小名妞妞,他们村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她的大名是范雨佳;当时林夜多嘴说:“林苹以前叫林那。”林苹则下意识地反驳说:“我以前的名字还不是林那呢,是林敏!”所以,从名单上看到两个“林敏”的时候,他的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紧接着就一边告诫自己别激动,一边有条不紊地复制那两个人的手机号码开始在微信上搜索。第一个号码搜到的用户资料上没什么有用的信息,他没来得及失望就熟练地操作手机返回、清除、粘贴、搜索,然后他就看到了搜出来的用户网名叫“林那”。至此,一切都对上了,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可算找到你了!之后稍稍犹豫了一下,却几乎什么都没想,他就选择了申请添加对方为好友,并且发送过去一个异常简单明了的验证消息:“林苹?”

在后面不算太久的等待过程中,他多少有些心神不宁,怕那么多年不见,时间已经冲散了一切,担心林苹会无视他的好友申请。好在如同当初的很多无谓的担心一样,他那次的担心也完全是多余的,大概过了一个小时,林苹通过了他的好友申请,还发了个消息问他是怎么找到她的。他贱贱地回了个:“你猜”。林苹没有猜,让他把手机号码发过去。他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发过去,等了片刻等来了林苹发过来的四个字:“你不诚实”。他有些摸不着头脑,看了看上面的发出去的信息才明白怎么回事儿:原来刚才不小心把手机号码里的“5”打成了“2”。于是,他把手机号码纠正过来再次发送了过去,说他刚才打错了一个数字。然后,他就接到了林苹打来的电话。

林苹说:“听出来我是谁了吗?”声音听起来有些陌生,他就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没有。”林苹说:“那你刚才在跟谁聊天?”他笑了说:“跟你。”林苹说:“你是怎么找到我的?”他没再卖关子,如实回答说:“在群里发的要做核酸检测的名单上看到的。”林苹用疑惑的语气说:“不对呀!名单上不是我这个名字啊。”他说:“你跟我们说过你原来的名字。”林苹说:“说过吗?不记得了。你跟范雨佳还有联系吗?”他说:“早就没联系了,是在她高考之后断的联系。”他问林苹有没有林飞霞的手机号码,林苹说有,等会儿帮他找找,不过她已经好几年都没见过林飞霞了。说话间,他隐约听到对面有个小女孩在跟林苹说话,于是就脑子有些转不过来弯儿地问道:“谁呀?”林苹的语气似乎不太自然地说:“我女儿。”之后他们又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他本以为通过林苹联系到林飞霞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甚至连要对林飞霞说的开场白都想好了:“后来发生了很多事。”可是下午问林苹有没有找到林飞霞的手机号码,林苹却告诉他没找到,说号码可能是存她另一个手机上面了。刚开始,他还以为林苹能从另一个手机上找到林飞霞的号码,等了一会儿没等到消息他才反应过来,林苹说的“另一个手机”,大概是她以前的手机,也就是说她找不到林飞霞的号码了。他试探着让林苹发两张照片过来,说想看看她变样了没有。林苹大大方方地发了三张她自己的照片和两张她女儿的照片,说那几张照片都是她最近两年拍的。林苹的三张照片有一张比较显胖,也不知道是拍摄角度的问题,还是当时真的吃胖了;另外两张则都很瘦,完全还是他记忆中的模样,不过更大的可能却是,他其实已经记不清她以前的样子了,看到那两张照片她在他记忆中的样子才开始变得清晰,跟眼前的照片融为一体。小女孩大致是五六岁的样子,长得跟林苹蛮像的。他看完照片,跟林苹说她看上去没什么变化。林苹回了个“太伤心了”。他回复林苹说:“这有什么好伤心的?我的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