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假期结束后,林夜回到学校总算见到了林苹的来信,虽然信写的很短很随意,但还是让他很开心。对照着信上的内容写好了回信,他以为林苹既然给他写信了,接下来肯定还会再给他回信,然而事实却证明他想多了:他在之后并没有等到林苹的回信,等到的只有林飞霞的来信。
林飞霞在信上说林夜太随便了,不该把他们认作兄妹的事情说出去,范雨佳知道后不仅告诉了林苹和李静玉,而且还在她面前叽叽嚓嚓的特别烦人。信上还说,一起去送范雨佳回家是她们提前商量好的,她原本以为能在路上跟林夜说说话,让心情变好一点儿,没想到林夜竟然没同意,范雨佳也出尔反尔的说不用他送,她感觉林夜和范雨佳的表现实在很不正常,问他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秘密瞒着她,让林夜从实招来。
林夜看完信着实很无奈,他本来是想让范雨佳在学习上帮帮林飞霞的,没想到范雨佳居然帮了倒忙;如果当时知道不是林苹在捉弄自己,而是她们提前商量好的,他肯定愿意和她们一起去送范雨佳回家;他倒想和范雨佳之间有什么秘密,可是没有啊,让他怎么从实招来?而且林飞霞不说他和范雨佳的表现有古怪,他真没想过那天的气氛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听林飞霞说起了再去回想,越想越觉得林苹和李静玉看他和范雨佳的眼神很不对劲儿。所以,他就在写给林飞霞的回信中解释说,自作主张的把她认他当哥哥的事情告诉范雨佳是他不对;他不去送范雨佳,是因为不知道是她们提前商量好的,如果知道他肯定会去;他和范雨佳之间没有任何秘密,如果有,瞒着谁也不会去瞒着她这个妹妹,而且他没觉得那天他和范雨佳有什么不正常的,反而觉得她们三个的表现都有点儿不太正常。
写好了给林飞霞的回信,林夜又写了封信给范雨佳,除了一些日常的问候和废话,就是提了提林飞霞对她的一些所作所为十分不满,让她以后不准再去欺负他妹妹。两封信寄出去后,由于当时离中招考试已经不远了,他就没对回信报多少期望,之后也确实如同预料到的那样没有收到回信。
***
那个暑假,林夜一直让自己尽量待在家里不出去,等一个应该不会来访的客人——范雨佳。在三(3)班的教室外面,三人闲聊的时候,范雨佳神采飞扬的说,等到中招考试过后,她一定要好好的出去玩玩,把所有知道家在哪里的同学都找一遍。尽管知道范雨佳大概率只是随便说说,可他的心里多少还是抱有一丝期待:万一她给自己一个惊喜呢?不过,直到最后他所期待的那个惊喜都没有出现,整个暑假也只有林鉴一个人去找过他。
林鉴去找林夜,大多数时候都只是随便闲聊。虽然他们是小学同学、在三(4)班是同桌、到了五高又在同一间宿舍里住了半年,但是或许是性格迥异的缘故,两人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这也是林夜很少主动去找林鉴的原因:去了又没什么好说的,去干嘛呢?
在那个暑假里,林鉴最后一次去找林夜,是在假期快要结束的时候。那一次,林鉴先是说了五高的考生在高考中的表现有多么拉垮。林夜听了没有庆幸还好自己提前转学了,只是觉得有些好笑:两百多个考生没出一个本科,这升学率也算是很厉害了。接着,林鉴说他也打算转学了,有可能是去二高。林夜心知转学到重点高中对学习没有任何帮助——他自己就是个现成的例子——既然对学习没有任何帮助,自然对考学也没有任何帮助,可他却什么也没说。之后,林鉴就说到了他前两天见到了林飞霞,听林飞霞说她中招考试只考了不到350分。当时,林夜还以为听错了,或者是林鉴说错了,可是林鉴很快就加了一句:“还没去年考的多。”他就确定了林飞霞确实考砸了,继而就有了种不祥的预感,可他还是没想到最后的结果竟然会那么糟糕。
高二开学后,林夜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和李静玉偶然碰面了四五次。李静玉告诉他林飞霞去了五高、范雨佳在北院隔壁万隆中学的一(12)班。他则投桃报李的在放假的时候去了趟林鉴的家里,帮李静玉打听到了林鉴去了二高的二(15)班。
得知林飞霞去了五高,林夜的表现十分幼稚,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后悔自己转学,而是有些幸灾乐祸:自己来了北院,她又去了五高,阴差阳错,天意弄人,挺好玩的。知道了范雨佳在隔壁学校,他也没有想着去联系她,而是在中午到校外吃饭的时候,不管顺不顺路都故意从她们学校大门口经过,期待着和她来一场不期而遇。可是,他那段时间的运气实在欠佳,前前后后从万隆中学大门口走了几十次,却一次都没有遇见范雨佳。
***
转眼到了中秋节。虽然中秋节和国庆节只隔了两天,但是中秋节当天却没有放假。此事让学生极为不满,纷纷要求学校给个说法。学校给出的解释是,中秋节不是法定假日,国庆节才是,想放假,等到国庆节自然会放假。结果,大多数学生就在学校里过了个中秋,回家里过了个国庆。
国庆假期过后,李静玉到二(1)交给林夜两封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