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兵站岗执勤。一旦犬戎入侵,首先发现敌人的哨兵立即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上的哨兵见到烽火也快速点燃烽火,以此类推,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们见到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便率领军队火速救驾。
虢石父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若碰上明白一点的君王,会给他一个大嘴巴,昏庸的周幽王却认为这个主意很好。他立即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执勤的哨兵点燃烽火,霎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的诸侯一见报警,以为犬戎入侵京都,立即带领手下人马火速赶来救驾。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犬戎兵的人影也没有看见,只听到山上优美的音乐声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抬头一看,见周幽王和褒姒坐在烽火台上饮酒作乐。周幽王看到各位诸侯率手下军队来到骊山脚下,便派人告诉各位诸侯说:“大家远道而来辛苦了,这里没什么事,是大王和爱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一听,才知道自己被戏耍了,非常生气,都带领自己的军队回去了。褒姒看到烽火一点燃,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看到褒姒终于有了一笑心中无比高兴,立即赏赐虢石父千金。
5,废长立幼。
周幽王在做王太子时,就娶了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为妻,生下了儿子宜臼,周幽王继位时,宜臼已经十几岁了,周幽王按照祖制,封妻子申氏为王后,立嫡长子宜臼为王太子。
褒姒进宫一年多后,为周幽王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伯服。周幽王看到褒姒进宫不久,为自己生了个儿子,便更加宠爱她。小伯服长得像褒姒,十分英俊、活泼可爱,周幽王的心中只有褒姒和小伯服,而把申王后和王太子宜臼却冷落在一边。褒姒看到这一情况、便萌生了自己做王后,立儿子伯服为王太子的想法。她深知周幽王绝对舍不得让自己离开,便用寻死的办法来胁迫周幽王废长立幼。有一次,褒姒陪同周幽王喝酒,当周幽王喝到尽兴时,褒姒问道:“您是喜欢我、还是喜爱申王后”?周王回答说:“那还用说吗?自然是喜欢你呀“。褒姒接着问:”您是喜爱咱们的小伯服,还是喜爱王太子“?周幽王回答说:”那当然是喜爱咱们的小伯服“。褒姒听周幽王这样回答,便请求说:”您既然喜欢我和咱们的儿子,就应该把我立为王后,立咱们的儿子为王太子“。周幽王做梦也没想到褒姒会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感到很为难,因为祖制明文规定:王后和王太子没有大的过错,不能废掉。无故地废掉王后和王太子,也会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周幽王想到这些对褒姒说:”你提出的这件事,非同寻常,令我很为难”。褒姒早已料到周幽王会这样说,于是哭着说:“申王后和王太子宜臼看到您喜爱我和伯服,早以对我们娘俩恨之入骨,将来宜臼即位后,必定将我们娘俩杀死。我将来被他所杀,不如现在一死”。说完抽出挂在墙上的宝剑就要自杀。褒姒的这一举动,可把周幽王吓坏了,他急忙上前抱住褒姒、夺下宝剑说:“美人,宝贝儿,不要自寻短见,我答应你就是了”。褒姒听到周幽王这么一说,才止住哭声。周幽王接着说:“这事得慢慢来,我先故意找王后和太子的过错,将他们娘俩废掉,然后再让虢石父组织大臣联名请奏立你为王后、立伯服为王太子”。褒姒说:“你得抓紧办,我可等不了太久”。周幽王说:“我抓紧办就是了”。褒姒听后笑了,便投进周幽王的怀里,俩人寻欢起来。
从此以后,周幽王故意找申王后和太子宜臼的过错,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对她们娘俩横加指责、甚至破口大骂,没过多久,便将申王后和王太子宜臼废掉。周幽王让虢石父组织一些大臣联名上书,请求立褒姒为王后,立小伯服为王太子。虢石父立即办理此事,周幽王看到大臣的联名上书后,立即封褒姒为王后,立小伯服为王太子。这件事发生在周幽王执政的第8年,即公元前774年。褒姒又多次对被废的王太子宜臼进行陷害,因宜臼早有防备,加上贤臣勇士的保护才幸免于难。
周幽王废掉申王后和王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立小伯服为王太子的消息传到申国后,申国的国君申侯气得暴跳如雷,用手指着镐京方向大声骂道:“无道的昏君,你竟敢废掉我的女儿,我与你势不两立,日后定要报仇雪恨”。申侯平日里与缯国的国君缯侯关系密切,且与西夷、犬戎的首领也有来往,于是分别给他们写书信,派使者前去联系。双方约定,寻找时机共同出兵讨伐周幽王。
周幽王为了大美人褒姒,脑袋一热,不顾违背祖制,将贤惠的申王后和善良的宜臼太子废掉,为自己的灭亡埋下了祸患。
周太史伯阳甫的言论也加速了周幽王的灭亡。周太史伯阳甫精通阴阳学说,周幽王继位第2年,京都发生了大地震。伯阳甫说道:“周朝将要灭亡了,天地间有阴阳二气,不能失掉规律,如果失掉规律,便是人扰乱了它。阳气伏在地下不能出来,阴气压住阳气不能上升,这样就会发生地震。现在三条河流都发生了地震,是由于阳气失去应有的位置,而被阴气镇压着。阳气失序而在阴气下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