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灵公,姜姓,名环,齐国第24任国君。公元前581年至554年在位。齐灵公在位期间,幸亏遇上了名相晏弱、晏婴父子相继辅政,国事比较清明。齐灵公因过于昏庸,还是做了以下荒唐事:
1,母亲秽乱后宫多年视而不见,却听信母亲谗言残害大臣,引发齐国上卿家族叛乱,背信弃义诛杀良臣。
齐灵公的母亲生孟子,也和秦始皇的母亲一样,是个色欲极强的女人,自从丈夫齐倾公去世后,便忍耐不住寂寞,开始秽乱后宫了。她与长得十分帅气的大臣庆克私通。因后宫戒备森严,庆克绞尽脑汁,想了个办法,他穿上女人衣服,蒙上脸与宫女同坐一车混入宫中,时间长了则会暴露出来。
齐灵公八年【公元前574年】5月,庆克在进宫时,不幸被大夫鲍牵发现,鲍牵认为自己实力威望不高,不敢制止,于是将此事告诉了上卿国佐。国佐乃三朝元老,位高权重,威望极高,得知此事后,他深知此事有伤风化,不好意思去责备国君之母,便把庆克叫到自己的府中,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警告他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事。
庆克因惧怕上卿国佐,很长时间不敢进宫了。生孟子很久不见庆克,觉得很奇怪,便对身边一位宠信的宫女说:“庆克很长时间没有进宫,你出宫去找到他询问详情”。这位宫女出宫后找到庆克问道:“国君之母多日见不到你,很是思念,你为何多日不进宫?要如实讲来”。庆克不敢隐瞒,就把自己被鲍牵发现,又被国佐严厉训斥之事说出来。宫女立即回宫向声孟子进行汇报。声孟子听后,大骂鲍牵、国佐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她心里琢磨着如何对鲍牵、国佐进行报复。
这时,晋国在鄢陵之战取胜后,正在邀请各诸侯国一起讨伐郑国。齐灵公应邀带领上卿国佐前去参加柯陵【今河南省许昌南】盟会,让鲍牵、高无咎留守国都。盟会结束后,齐灵公准备回国,上卿国佐率领齐国军队留下来准备参加讨伐郑国的战争。
留守国都的鲍牵、高无咎为了迎接齐灵公,保证国君的人身安全,命手下士兵关闭了国都临淄城门,并加强检查来往的行人。
声孟子看到这种情况,认为机会来到,派人秘密出城前去迎接齐灵公,诬告鲍牵、高无咎想拒绝国君进城,改立公子角为国君,说国佐也参与了这事。齐灵公对这么大的事,不加思索,也不派人调查核实,只听信母亲的谗言。
本年7月,齐灵公回宫后,就将大夫鲍牵抓捕并判了刖刑【刖刑是古代把双脚砍掉的一种酷刑】。因高无咎身为上卿很难判刑,于是便把他赶出了齐国。高无咎迫不得已,逃奔了莒国。他的儿子高弱闻听后知道父亲冤屈,无比愤怒,于是占据自家的封地卢邑【今山东省长清西南】,发动了叛乱。
齐灵公不问青红皂白,脑袋一热就砍掉了一位大夫的双脚,赶跑了一位上卿,引发了齐国上卿家族的叛乱,足以看出齐灵公的昏庸至极。
为了平定高弱的叛乱,齐灵公立即命大夫崔杼率领军队围攻卢邑,还让母亲的情人庆克做崔杼的副手。
此时,上卿国佐正在率领齐国军队跟随晋国征讨郑国,听说齐国爆发了内乱,便向晋国主帅请求先行回国。在回国的路上,上卿国佐已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清清楚楚,于是率领军队直接前往卢邑。崔杼和庆克听说上卿国佐率兵来到,急忙前去迎接,国佐命手下人将庆克抓捕,历数了他的罪恶后,将他斩首。
上卿国佐诛杀庆克后,就占据了谷邑【今山东省东阿】也发动了叛乱。
齐灵公听说国佐也起兵叛乱,顿时傻了眼,因为高、国二氏在齐国数百年间,都是周王室钦定的世卿,两家联合起来,其实力足以与齐国公室相抗衡。如今高、国二氏联合发动叛乱,以齐灵公的实力能否取胜还真不好说。齐灵公思来想去只能暂时做出让步。
齐灵公主动约国佐在徐关见面,对他进行安抚,并恢复官爵。国佐本来对齐国公室就没有二心,看见齐灵公做出让步,也就不再叛乱了。国佐还派人前往卢邑,劝说高弱归降,高弱也是被齐灵公逼得才造反,看到国佐归降,也向齐灵公投降。
高、国世卿家族发起的叛乱,终于得到妥善的解决。随后,齐灵公又派国佐的儿子国胜出使晋国,向晋国国君报告齐国此次内乱的情况。
齐灵公若是明白一点,应该反思自己听信母亲谗言残害了鲍牵、赶走了高无咎才引发了叛乱。昏庸的齐灵公不但不这样做,却继续听信母亲的谗言,要铲除高、国二氏。
上卿国佐的儿子国胜从晋国返回时,齐灵公不让他回国都,命他到清邑【今山东省聊城西】等候命令。随后,齐灵公要对上卿国佐下毒手。
第2年【公元前573年】春季,齐灵公召国佐进宫,国佐进宫后,齐灵公突然下令,让刑官华免当场杀死了国佐。上卿国佐突然被杀,文武百官一片混乱。
齐灵公杀死国佐后,立即命人前往清邑,把国佐的儿子国胜杀死,国佐的另一个儿子见势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