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昏君汉废帝。 (1/3)

三,当了皇帝,荒唐事做尽。

刘贺当上皇帝后,没有一点皇帝的样子,从来不与霍光及大臣们商议国家大事,每天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史书记载:刘贺在做皇帝二十七天内,做了一千一百三十九件荒唐事。平均每天做四十二件。这个数字令人吃惊。下面根据史书的记载,说一说刘贺做得这些荒唐事:

1,不顾禁忌,照常吃肉。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所谓文明,就是有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其中服丧制度是古代非常重要的一种礼仪。死者的亲人在服丧期间要禁止一切娱乐活动。例如:禁止吃肉,禁止听音乐,禁止与配偶同居等,以体现对死者的思念,没有心情做这些事。汉朝等一些朝代把服丧制度写入了律法,违反者不但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刘贺被立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已经过继给了汉昭帝,从古代法律上讲,已经是汉昭帝的儿子,是汉昭帝最亲近的人。但他在服丧期间,不遵守禁忌的规定,照常吃肉。

刘贺在昌邑国时,每天饭桌上都是鸡鸭鱼肉大吃八喝。刘贺被立为皇太子后,因穿着孝服,不能吃肉,可把他馋坏了。他便命令随从人员偷偷出宫,到外面集市上买回鸡和猪肉,在屋内做熟后偷着吃。几天后,刘贺登基做了皇帝,胆子更大了,他把负责皇上御食的太官找来说道:“我听说每一位皇帝每天吃的都是鸡鸭鱼肉、山珍海味,我现在已经是皇帝了,要吃这些好吃的,你抓紧给我备办”。太官表面答应,退出殿后立即把此事告诉了食监【负责皇帝膳食监督检查的官员】。食监上书劝告说:“皇帝身穿孝服正在服丧,不能吃平日里所吃的食物”。刘贺不顾食监的劝阻,又把太官找来,说道:“你赶快给我去备办,不要通过食监”。太官说:“没有得到食监的允许,我不敢去备办”。刘贺看到太官不敢备办,便派自己的随从官员到外面集市上去买鸡鸭鱼肉;还命令把守宫门、殿门的卫兵对购买鸡鸭鱼肉的人员不许阻拦。刘贺的随从人员每天都出宫到集市上为他购买鸡鸭鱼肉。

2.取出玉玺不再封起。

皇帝的大印叫玺印,也叫玉玺。玉玺代表着皇帝的权力。按照规定,玉玺放置在专一的地方封存着,只有写好诏书使用时,才能拿出来,用完后立即放回原处封存起来。刘贺却不按照规定去做,自从在汉昭帝灵柩前接受了皇帝玉玺,登基后便把玉玺取出来不在封存,每天拿着玩儿,有时还让侍从们拿着玩儿。

3,让昌邑王府的所有人员都进入未央宫陪着自己玩。

刘贺在做昌邑王时,每天都和手下的人一起玩耍。当上皇帝后,在未央宫内闲着没事儿,十分烦闷,他便命令几名随从乘坐驿站的马车回到昌邑王国,将昌邑王府的侍从、马倌、奴婢共200多人全都接到未央宫内,让这些人每天陪着自己戏耍玩乐。

4.刘贺哭临汉昭帝灵柩时,让侍从官员拿着节杖跟随。

汉朝的节杖也叫符节,是用竹子制成,头上缀着牦牛尾毛,代表着皇帝亲临。因为皇帝不能事事都由自己来做,必须指派专人代替自己做事;然而空口无凭,节杖则是唯一的证明。汉朝对节杖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只有皇帝派大臣做大事时才能手持节杖。例如:派大臣出使匈奴及其他藩国;派大臣代替自己分封诸侯王及藩王;派大臣巡视天下;派将帅前去平定叛乱等。

刘贺却违反节杖使用的规定,亲自到安放节杖的地方随便拿出十六根节杖,在早晚两次,哭临昭帝灵柩时,让侍从们轮流拿着节杖跟随。刘贺哭临完毕,还让侍从们随便拿着节杖玩耍。

5.将昌邑国的官员都叫到京城破格提拔任用。

刘贺在进京的路上,他的中尉王吉上书劝戒说:“汉武帝临终前,将天下和幼弱孤儿都托付给了大将军霍光。大将军扶持幼主,发布政令,教化万民,使国家得以平安无事,既使是周公、伊尹也不能超过他。而今皇上去世,没有儿子,大将军考虑可以继承皇位的人,最终选拔了大王。我希望大王能依靠大将军,尊敬大将军,国家一切政令全听从大将军的安排,大王自己则只是垂衣拱手地坐在宝座上而已。希望大王注意,常常想到我这番话”!刘贺看完奏章,觉得王吉说得很对。可是,一当上皇帝,早已把王吉劝戒的话忘在脑后。他派人把昌邑王国的所有官吏都叫到京城,破格提拔任用。其中把昌邑国相安乐任命为长乐卫尉。

6.随意赏赐大臣美女和黄金。

君卿是刘贺的随从官员,很会阿谀奉承,很得刘贺的喜爱。刘贺当上皇帝后,破格任命君卿为侍中,还亲笔写信说:“皇帝问侯侍中君卿,派中御府令高昌奉上黄金千两,赐君卿娶十个妻子”。刘贺命令高昌带着这封书信,用车辆装载的千两黄金和十名美女前往,赏赐给君卿。

7.命昌邑府的乐工击鼓弹唱、肆意作乐。

刘贺进京时,把王府中的几名乐工也带上一同进京。汉昭帝的灵柩停放在殿前,刘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