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你看到。”
北宫珩有些诧异,似乎不太明白宇文邕在说些什么。
“朕让宇文宪作为宇文护军队的细作,暗中监视他们的动向并及时汇报,为的是将来扳倒宇文护的时候能够及时稳定军心。”宇文邕低语道,“但这也仅是准备工作而已,朕已经制定了铲除宇文护的计划,只是缺乏可以亲身抵抗宇文护的兵气者力量。”
北宫珩恍然大悟,原来宇文邕是要让自己入局诛杀宇文护么?
“陛下是要让臣子一起参与剿灭宇文护的局么?”
“不错。”
北宫珩有些犹豫,以及些许不解,为什么要选自己入伙呢?宇文邕似乎看出了他的疑问,随后从桌案上扔给他两块光滑的黑石头,北宫珩接过后才发现是两块打火石,而且上面附有灼烧的痕迹。
“这是……”北宫珩不解。
“自从宇文护驻扎长安后,其军队时常和皇宫禁军轮番驻防长安宫,恰好朕苦于没有挑刺的机会,于是和宇文宪合计,在宇文护的军队轮班入宫时,朕便在大德殿点燃大火,以此给宇文护戴一个驻防不力和有弑君之嫌的罪名。事情的发展也符合朕的预料,如此一来本就在前些年攻打高齐时因指挥不力而不得军心的宇文护在军队的处境更加局促,再加上前朝拓跋廓、本朝孝闵帝和明帝皆死于宇文护之手,再将宇文护和‘弑君’二字联系起来只会更加引人注目。除掉一个人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就是离散他身边那些墙头草,果不其然,此次大德殿大火风波震动朝野,宇文护身边信念不坚定的跟随者也都有了散去的打算。”
“所以大德殿的大火是陛下和齐王殿下里应外合导演的么?”
“是,朕虽然当时看似朕晕倒在殿中,但那只是装装样子给那些从窗户处观察宫内情况的宫人看的,为的是确保他们认为朕真的困于失火的大德殿中,实际上大德殿有通往外界的密道,等到大火烧到内殿时朕便会从中逃出。然而朕没料到,恰巧来汇报刺杀工作的你居然会闯进火海里将朕背出,不仅对兵气的理解非常高,还没有让他人发现自己的踪迹,这让朕觉得你是个称心的帮手。”
听完这一切后,北宫珩并未立即回话,只是低头沉思,片刻过后,他才抬起头来,注视着宇文邕。
“当下朝野,即使大冢宰宇文护势力不断式微,但依旧掌控大周政局,陛下仅仅凭我的能力和表现出来的略许忠诚就将这些机密告知于我,就不怕我表面应承,之后背地里将这一切告诉大冢宰么?”北宫珩问道。
“你果真是个聪明人,看来何泉确实没说错。”宇文邕大笑道,“不过朕敢肯定,你不会向大冢宰告密,一定会加入诛杀计划。”
“陛下何以如此确定。”
“首先,你所在的‘凪’组织本身就是大周历任皇帝的专属护卫,组织里的每个人都经过层层考验,对皇帝绝对忠诚。其次,尽管你认为你自己的忠诚比较‘略许’,但你能冒着火海将朕救出宫外,已经非常不易。虽然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你觉得如若朕死于火海,你的这份差事也会烟消云散,也就没了安身立命之所,不过这层关系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纽带,起码可以确定你能否看见明天取决于我的性命安全与否。”
听到这些,北宫珩稍蹙起眉,没想到平日里沉默寡言、面对宇文护唯唯诺诺的宇文邕,竟对人的内心活动察觉的如此细致入微。
“不过这些倒还好说,毕竟就算没了这份差事你大可以另谋生路。”宇文邕此时的脸上突然放出寒光,“不过你的妹妹还在宫里,想必你也不希望她有什么意外。”
北宫珩心中一惊,这番话中的威胁意味已经不言而喻,看来宇文邕之所以肯定自己能入伙,就是把握住了北宫珺这条命脉。不出他所料,当初组织里让北宫珺跟随女官入住大内,本就是夹杂了多层心思,但既然接受了他人提供的安身之所,受制于人的状况也是可想而知的。
看着北宫珩紧张的样子,宇文邕突然又大笑起来。
“哈哈,没关系,朕方才只是随口说说,你不必在意。”
“臣子不敢。”
“朕知道你或许会对我拉你入伙这件事有所芥蒂,但也请你理解。”
“陛下言重了,诏令一下,臣子只有执行,未敢质疑圣命。”
“无妨,你若是有想法也是正常的,不表现出来就可以了,朕从前也是如此。虽然朕身为大周的皇帝,但真正的权力都掌控在当今的国师兼大冢宰宇文护手里,他是朕的堂兄,先父临终前曾托孤于宇文护,命他辅佐孝闵帝帝宇文觉,随后便驾鹤西去,后来宇文护便陪同孝闵帝打败高欢,建立大周。此时宇文护本应遵循先父遗嘱,好生辅佐孝闵帝,然而他尝到权力的滋味后却变了心,先是杀了前朝的拓跋廓,后又废黜孝闵帝,重创‘凪’组织。之后宇文护又扶持先明帝宇文毓,这是朕的二兄,本以为事态会就此平息,然而先明帝不堪忍受傀儡生活,准备再次召集‘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