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冷月悬于天际,微光洒落在荒野的官道上,映出一盏孤灯,摇曳如鬼火。
萧恒独行于道,背影被拉得极长,仿佛将他与世隔绝在光影之外。
枫林已远,红衣女子的身影仿佛梦幻泡影,而那抹枫叶化作的幽光,至今在他眉心隐隐作痛。
“六世轮回……魂飞魄散……”
萧恒低声呢喃,回想起女子的最后一句话。
“她的消散,正是因你而起。”
他的脚步慢慢停下,抬头望向夜空,心底翻腾着复杂的情感。
正此时,远方传来低沉的钟声,沉重而悠远,仿佛来自深渊。
萧恒循声望去,朦胧的夜雾中,一座孤零零的破庙悄然映入眼帘。
庙门半掩,里头似有昏黄灯火摇曳,仿佛在等待着某个人的到来。
他迈步走去,推开那扇布满裂痕的门扉,脚步踏入时,地上的枯叶发出脆响,惊起屋檐下一只栖息的乌鸦。
庙内供奉的神像早已风化,面目模糊不清。香炉中插着几根燃尽的香灰,显然很久没有人拜祭过。
萧恒缓步走到神像前,目光微凝,只见供桌上放着一卷泛黄的古书,纸页微微翻开,露出扉页上的一句话:
“世间皆苦,奈何情深。”
他伸手轻轻触碰,指尖掠过纸页,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沉重故事。
“世间皆苦……”萧恒低声复述,嘴角浮现一抹自嘲的笑意。
他所求,岂止情深?
正欲翻阅古书之时,庙门忽然“吱呀”一声,被人从外缓缓推开。
萧恒回头望去,一名身披蓑衣的老僧缓步走入,拄着拐杖,目光浑浊却仿佛能洞悉一切。
“施主,夜宿寒庙,恐惹魑魅魍魉缠身。”老僧声音沙哑,缓缓走到萧恒身侧。
萧恒淡淡一笑:“世间魑魅,何曾比人心更可怕?”
老僧看了他一眼,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眉心枫印未散,怕是已陷六世孽缘之中,若执念太深,怕难逃苦海。”
“枫印?”萧恒心头微动,抬手触及眉心,仿佛能感受到那片枫叶印记微微灼热。
“前辈可知,如何解这六世枷锁?”
老僧目光深邃,缓缓坐下,抬手拂去供桌上的尘埃,幽幽道:
“解铃还须系铃人。施主心有所牵,怕是已深陷其中,哪怕轮回百世,若她不愿醒,你亦救不得。”
“她不愿醒?”萧恒眉头紧锁,“她为何宁愿沉沦轮回?”
老僧静默片刻,缓缓道:“六世之中,或许并非她不愿,而是你忘了前因。”
萧恒目光一凛:“前因?”
老僧缓缓抬起拐杖,在供桌上轻轻一敲,尘埃震散,露出一道古旧的铭刻:
“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萧恒盯着这行铭文,心头泛起波澜。
他曾不止一次质问自己——究竟是因何,她一次次消散于轮回?
夜风拂过,灯火微晃,老僧的声音再度响起:
“施主心中已有答案,只是你尚未面对。”
萧恒沉默良久,缓缓将古书收起,抱拳道:“多谢前辈指点。”
老僧微微颔首,起身拄着拐杖走向庙外,消失在夜雾之中。
翌日清晨,萧恒继续踏上旅途。
荒野之上,他独自前行,步伐坚定,仿佛所有的迷惘都已在寒夜中消散。
不久后,一座镇子浮现眼前,晨曦洒落,将整个小镇染上一层淡淡的金辉。
然而,刚踏入镇中,一股不祥之感便悄然而至。
街道寂静,店铺大门紧闭,偶有行人匆匆而过,目光中满是惊恐与忌惮。
萧恒缓步走到镇中心,只见镇中石碑上赫然写着三个字:“忘川镇。”
“忘川……”萧恒目光微凝,心中隐约升起不祥之感。
忽然,一位身披素衣的少女缓缓走来,手中提着灯笼,低声道:
“客官,请勿逗留。”
萧恒盯着她的背影,总觉得有些熟悉,却又想不起在何处见过。
“姑娘,此镇发生了何事?”他开口询问。
少女停下脚步,回头望向他,脸上浮现一抹苦笑:“你忘了吗?此处正是你三世前埋骨之地。”
萧恒心头猛地一震,目光死死地盯着少女,低声问道:“你到底是谁?”
少女未答,缓缓抬起灯笼,映出一张清冷绝美的面容。
正是他苦寻的叶若水。
“若水……”萧恒喃喃道,声音微颤。
少女微微一笑,眼角泪光闪烁,轻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