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的柳叶镇人烟稀少,老百姓们都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日子,自从父亲刘正做了生产队长之后,他带着队员每天天还不亮就开始下地劳作,太阳下山了,一点都看不清了才回家,可是活哪有干完的时候呢,队员们对父亲这种不要命的劳动方式抱怨个不停。这天父亲去和上面沟通,将大家的难处一一表述,上面这次竟意外的给队里送来了一头骡子,这骡子可像宝贝似的。父亲每天都恨不得将它搂在被窝里。
其他队里的成员眼红的厉害,恨不得把这骡子立马杀了做下酒菜,但是上面交代了,这骡子只是暂时租用,可不能出任何问题。为此,父亲可以说是将这骡子像亲儿子一样照顾着,下雨了把家里的棉门帘给骡子盖上,全家人却冻得瑟瑟发抖。有一次骡子病了,兽医说需要加捣碎的大蒜配着白酒给骡子灌进去。父亲为此是求遍了各个生产队长才凑出了这样一大瓶白酒。条件是开春后,骡子要给各个生产队犁地。父亲虽然舍不得骡子那么累,但也没办法。
幸运的是,有了骡子,柳叶镇上各个生产队的粮食产量上来了。可是每年交完粮,百姓们剩下的还是不多。为此人们就得开始到处找一些能吃的野菜野草,甚至各种树叶吃,到了冬天就开始打一些野兔之类的勉强过日子。
在一年的生产中,各个生产队之间还要搞劳动竞赛,为此还多队员没少挨父亲的骂。到了夏天的时候,院子里的一颗杏子树逢今年结果特别多,父亲为每个队员家里都送去一大筐,以此来缓和队里的内部情绪。
在那个饥肠辘辘的时代,很多人实在看不到这样种地有什么希望,他们想要离开柳叶镇。父亲则自己跑出去看看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他走出去发现,另外一个镇上的人基本上都是炼钢的工人,而且还在招人。父亲回到镇上推荐了几个想要离开的队员到了这个炼钢的小厂。本来父亲也是要去的,但因为母亲柳叶身体越来越消瘦,不疼不痒,视力也越来越模糊,父亲决定留在柳叶镇继续种地。
日子就这样在慢慢前进,没想到两年的时间,当初那个炼钢的小厂一下子得到了上面某政策的号召,升级为本地炼钢大厂,当初进厂的那些队员如今都一个个过上了职工生活。
而父亲却依然在田里默默的耕种。祸不单行,快要过年了,母亲这天去镇上买布料,一辆汽车疾驰而过,母亲被撞飞。路人将母亲送到当地医院抢救,但是却一时找不到家属。等到父亲听说母亲被车撞了在医院,母亲已经不能说话只剩一口气了。父亲跑到病床边,他喊着“柳叶,你就这么走了?我还要和你过好日子呢!”母亲已经没有力气回应了,她的眼角流下一行泪,就这样和世界告别了。
父亲没有嚎啕大哭,也没有流泪,他慢慢的抱起母亲的尸体,往外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