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宗偏爱嗣子赵竑。
那是不得不爱的爱。
七个亲生的皇子,一咕隆咚全夭折了,是自己亲自登门堂弟府邸,选了赵竑为嗣子。
作为后宫的话事人,杨皇后也接受了赵竑。
杨皇后还热心肠为赵竑张罗了高宗吴皇后家族的闺女吴氏为妻。
照说,有这样的基础,赵竑完全可以和嗣母杨皇后建立、保持良好的关系。
可是,赵竑偏偏听信源自坊间的传言,认定史弥远出入宫禁,和杨皇后有私情,并将下人抄录的“往来与月为俦侣,舒卷和天也蔽蒙”讽刺史、杨的不轨行为的打油诗保留为证据。甚至还私下给杨皇后取了外号“花儿王”。
赵竑曾在一幅素白屏风上书写“南恩新”三个大字,党同们问何意,他答道:“花儿王与史丞相通同为奸。”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与吴氏之间不愉快的婚姻关系,竟成了赵竑与嗣母杨皇后彻底决裂的导火索。
吴氏什么人啊?吴太祖太后之族人,打小娇生惯养之蛮人,仗着杨皇后之势嚣张跋扈之狠人,嫉妒心极强之醋人。
因赵竑独宠琴师谢烨,致吴氏醋意大发,撒泼卖疯地跟赵竑撕扯多次,还闯进大内找杨皇后一哭二闹三上吊,弄的后宫众人皆知,传成了一出笑话。
赵竑觉着丢了脸面,自此,对吴氏更加冷眼相待。
这期间,正好因御赐腰带一案,诏令赵竑禁足三个月,本习惯了在外花天酒地的皇嗣子,憋在府内,面对泼妇,内心百爪挠心。
史丞相敏锐的捕捉到了机会,通过琴师谢烨牵线搭桥,又将两位才艺俱佳的妙龄女子引进济国公府。
这下可好,血气正旺的赵竑,执拗的认为琴师谢烨真乃红颜知己,在禁足期不仅对自己体贴入微,还知道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买一送一。
新入府的两位美女,一位丰丰满满、珠圆玉润、环肥燕瘦、风姿绰约,摸着就有肉感;一位苗苗条条、风吹杨柳、亭亭玉立、窈窕淑女,看着就想好逑...
之后的事情不用多说,三打一的组合,可费了赵竑的时间和精力,每日笙歌宴舞、鸾歌凤舞、前歌后舞、轻歌曼舞,片刻不断...
这下可好,又点燃了吴氏的炮仗。
吴氏哪里还能隐忍,当即找赵竑大发了一通火。
这要是放在往日,赵竑也许还会顾及到杨皇后的面子,做些忍让,或是干脆不去搭理。而此时,自己偷鸡不着蚀把了米,职务被黜,禁足三月,心情正是愤懑,见吴氏吃醋撒泼撞到了枪口上,哪还有忍让的心思,恶狠狠的跟吴氏大吵一通,甚至动手将吴氏推搡出门。
吴氏看到赵竑恨不得要吃人的狰狞表情,自知不敌,便怒气冲冲退回房内...
而大厅里舞乐之声依然悠扬迷离,刚刚跟自己吵过架的男人依然唱和声声,似千刀万剑,不停扎了过来,吴氏越想越气,当即吩咐下人备好马车,径直入宫。
杨皇后眼看着这位吴太祖太后的家人哭得跟个泪人似的,内心惋惜吴氏没有对付男人的手段。
杨皇后将吴氏许配赵竑,本意是希望她日后能如吴皇后一样母仪天下的。
眼下,杨皇后只能耐着性子,苦口婆心的讲为妇之道,讲吸引男人的手段。
吴氏再倔,对杨皇后的话还是听的进去,对皇后的教诲连连点头称是...
杨皇后见吴氏心绪已定,沉吟片刻后,命宫人将官家送给她的双莲花水晶金簪拿来,亲手交给吴氏道:“你回去后将此金簪交给竑哥儿,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吴氏闻言,收敛了哭腔,双手将金簪接过,连连向杨皇后道谢。
杨皇后又叮嘱了几句后,便挥手让吴氏退下了。
回到府中,吴氏打听到赵竑正在后花园赏花,便直奔后花园而去。
此时,赵竑正陪着谢烨和两位新人品茶赏景,见吴氏前来,以为又是来闹事儿的,原本露笑的脸庞顿时就一沉。
出乎赵竑的意料,吴氏对三女视而不见,向赵竑盈盈一礼后,微笑着道:“夫君,之前都是妾身的不是,妾刚从后宫回来,皇后已孜孜叮嘱过妾身了,还让妾身将这个金簪交给夫君。”
赵竑闻言,接过吴氏递来的金簪,思索了片刻,挥挥手让三女先行退下,他握着金簪,知晓这是杨皇后在告诫自己,要维护好家室安宁。
赵竑摆出笑脸,亲手为吴氏戴上了金簪,夫妻二人看似和好如初,吴氏对琴师谢烨和新纳的二女也只做视而不见。
济国公府一平静下来,史丞相又不干了。
史弥远是何等人,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个骚操作的高手,那两位美人只是首批次,才过了几天,谢烨再次通过两位新人,又向赵竑推荐了美女两名。
赵竑本不欲再纳,但听两位新人各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