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黄大叔的话,众人皆是开了窍,拱手谢过后纷纷准备去采买。
许平安也是如此。
督军府的银钱给的十分人性化,九两银子 1000文铜钱,许平安揣在兜里既轻便又不显眼。
点好银钱后,许平安便跟着众人一起朝县城赶去。
丰林县在延庆府算是座大县,县中心的十字街十分繁华热闹,镶红色滚边的旗帜上印着不同的商铺名,在寒风中猎猎招展,吸引着往来的顾客。
此时,不少兵户正拿着安家费在这条街采购。
其中最多的,便是身揣200文的辅丁,只见他们不停的朝店家询问着价格,在店铺间窜梭,货比三家。
新鲜的猪肉价格高昂,他们根本舍不得买。
辅丁能买得起的肉食最多也就是些便宜的下水。
猪牛的大肠、食管、心肺这些东西,一斤也得15文。
即使是最劣质的浊酒,一壶也得30文。
几斤肉一壶酒下来,辅丁们兜里的铜板就去了一小半。
看着自己干瘪下去的口袋,不少辅丁心疼的直哆嗦。
但想着明天要去见婆娘,不少人还是咬牙多买了几斤下水。
毕竟,这第一印象可是关系着未来的性福。
男人这件事上,相当舍得花钱。
许平安在这帮兵户中,算是最富有的。
他怀里除了督军府的十两赏银,还有临走时二叔偷偷给塞的50文钱,为了不被婶婶发现,二叔特地藏在杂粮饼里。
如今许平安身上,共有9钱银子,1050文钱。
他并不着急采买,而是找了家小吃摊子坐下。
在校场上折腾了一下午,肚子早饿的咕咕叫了。
丰林县的十字街十分繁华,小吃摊子随处可见。
“客官,来点什么?”
眼前的摊主是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的中年人,围着黑乎乎的围裙,见谁都带着谦卑的笑容。
“一份豆腐脑,两梯小笼包,豆腐脑别放糖,要猪油和辣子。”
许平安强调道。
“得嘞!”
摊主吆喝了一声迅速离去,很快便将两梯热腾腾的包子和豆腐脑端了上来。
“老板,买单!”
这时,坐在邻桌,两位穿官服的差役吃完了。
“差爷,您也太客气了,能来我这用饭,是我的福气。”
摊主看着两位差役的差服和腰间的朴刀,死活不肯要钱。
他目光扫向桌面上的空碗,眼里闪着心疼。
“真不要?”
两名差役眼神中闪着戏谑。
摊主咽了咽口水。
这两名差役饭量大得出奇,吃了四五个人的量。
本来就是小本生意,起早贪黑的,也就勉强糊口。
想要……但真不敢。
“不用不用,哪能收您的钱。”
摊主双手摆的飞快,一看就是接受过社会毒打的人。
“哈哈哈,算你识相!”
两名差役用力拍了拍摊主肩膀后扬长而去。
摊主唯唯诺诺的开始收拾碗筷了。
坐在一旁吸溜豆腐脑的许平安将这一幕看了个真真切切。
‘看来这大晋王朝的腐败沉积以久,小小一个差役就能整的老百姓苦不堪言。难怪北方的妖蛮族物资匮乏,却敢跟大晋年年征战,一个腐败的国家怎么可能有凝聚力?’
许平安看着摊主忙碌的身影,想起了他即肉疼却又不敢要钱的眼神,卑微的像个乞丐。
往嘴里塞进最后一个小笼包,许平安往桌上拍了5文钱,默默走了。
走过摊位拐角,一份崭新的告示吸引了许平安的注意,告示贴在一副破木板上,上面用遒劲有利的楷书写着几个大字:
“破虏武馆招生!”
‘武馆!’
许平安脑中响起一道炸雷。
从小习武,打熬身体,这让他本能的对武夫之路充满向往。
再加上入了兵户,如果能继续习武提高个人战力,便能大大提高他在战场上的存活率。
‘这年头,延庆府居然还有武馆招生,就是地点在省城,离我有点远啊’
许平安心思转动起来。
当年二叔不让他继续习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自从边境开始打仗,延庆府内的大小武馆就开始陆续内迁。
原因无他。
习武需要大量资源,边境连年打仗,民不聊生,没那么多资源供给武者。
老百姓生活困顿,再加上武夫更容易因为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