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月哪里会听自家阿娘的解释,扭身就去翻起了她今天背回来的背篓。
背篓里除了野菜还有一些杂菌和木耳,这样一瞧便是她们今天没去镇上。
可要是没去镇上,两个人又这么晚才回来,那就一定是还有事情瞒着自己。
见她去翻起了背篓,冯淑珍心里松了口气。
幸好那条蛇蜕是梨花拿着的,不然今天这件事情只怕就麻烦了。
月月的性子倔,自己还真不一定能说的过她。
“阿娘,你和杨婶今天没去镇上吗?”
“没,没去啊。”
冯淑珍没反应过来她为什么会突然问起这个,却也一一回复了。
“那你们怎么今天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苏月月盯着自家阿娘,只觉得怎么看怎么觉得她一脸的心虚。
“没,没有的事。今天我和你杨婶一起去了后山,结果发现好些白蚁窝都被毁了,这才往深山那边去了,只是不太熟悉路线,绕了好大一圈,这才回来的晚了。
山上黑得早,我们没看清路,下山的时候摔了一跤,阿娘能有什么事情瞒着你啊。”
冯淑珍遮掩道。
“真的?”
苏月月皱眉盯着自家阿娘看了一会儿,这才点头没再追问。
“那我再去给你热些水,一会儿我先把粥给你端过来吃些。”
“好,辛苦月月了。”
冯淑珍心里暗暗松了口气,笑着点头道。
见她这样苏月月哪里还不清楚,自然猜到了自家阿娘总还有事情瞒着自己。
不过现在也不是争论这些的时候,阿娘劳累一天,总该先让她好生休息一晚。
吃了晚饭后又洗漱了一番,冯淑珍这才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杨梨花自回家后就一直生着闷气,山里的事情她不能告诉家里这几个人,否则他们肯定又得闹上一阵。
见她脸色难看,家里的五个儿子哪里敢多问,只一个个闭着嘴,并排坐在堂屋里。
杨梨花的男人叫谢强,家里五个儿子则是谢大谢二谢三谢四谢五的叫着名字。
这会儿不仅是五个儿子安静的像是鹌鹑,连人高马大的谢强也一声不吭的坐在一旁,等着妻子说话。
“孩子他爹。”
吃完了饭,杨梨花又喝了一杯温水,这才扭头看向了一旁的丈夫。
“怎么了!”
谢强立马精神了起来,一本正经看着自家妻子。
“算了。”
杨梨花撇撇嘴,最后还是深吸一口气不准备计较。
自家男人的名声本来就不太好,虽然村子里的人明面上说他是改好了,可背地里怎么说的,谁又晓得。
现在自家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满了十五岁,要不了两年就得讨老婆了,要是这会儿不和村里的人将关系搞好些,就怕往后说亲的时候有人背地里捣乱。
“梨花,这是我和老大老二今天赚回来的银子,你收好。”
谢强哪里敢去多问自家媳妇儿,只邀功似的从兜里掏出来了一串铜板。
他们爷三个今天去镇上搬货活,自己赚了二十文,老大老二年纪小些,人家只给了十五文钱的工钱。
一共加起来就是这五十文。
“好。”
杨梨花拍拍手,接过了丈夫递来的铜板,又挨个瞧了,这才揣进了怀里。
“明天我和淑珍去镇上卖了菌子再买些粮食回来。
家里也有十来天没开荤了,明天我称半斤猪肉回来。”
“好,辛苦你了。”
谢强也晓得山上野采并不容易,叫了儿子去烧热水,自己则是替媳妇儿揉起了肩。
家里人多,要是想着光靠那两亩地的收成吃饭的话,这一大家子不知道早多少年就饿死了。
夫妻俩商量过后就定下了规矩。
农忙的时候就在家务农,等农闲了,谢强就带着家里的老大老二去接些散活。
这些银子他们夫妻俩一文不动,全部都攒起来给他们往后娶老婆用。
杨梨花野采卖的山货钱则是用来买粮食和补贴家用。
剩下的三个年纪小些的儿子则是负责了家里的捡柴做饭和养鸡这些琐碎事情。
用杨梨花的话来说,就是家不是一个人的家,也不能靠着一个人来养,只有一大家子朝着一个方向铆足了劲,才能把这个家给撑起来,越过越好。
当初是小混混的谢强对妻子的话深信不疑,儿子们也都从未藏过私心。
所以这一大家子这么些年就连收成最差的时候也没饿过肚子。
夜里等着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