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YJ梵山旅游的现状,于2009年12月10日撰文《突出品牌,深度开发,倾力打造佛文化大县强县》。全文如下: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旅游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从国内外一些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旅游产业正在使“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YJ在TR地区属资源欠缺县,与周边县份比较,既没有建大型水电站的资源,也没有像松桃那样的锰资源可搞大厂矿。随着周边县份大电站、大厂矿的陆续建成投产,YJ在全区有变得越来越“穷”的危险。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发展成为YJ的支柱产业,把YJ打造成佛文化旅游大县强县,是推进和实现YJ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如何使YJ旅游业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激发其发展潜力,求得突破性跨越性进展?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大胆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深入调研,提出对策。
一、YJ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YJ旅游业的地位不断突现,投入不断加大,以梵山为重点的旅游开发建设全面启动,旅游环境日益优化,旅游产品逐渐丰富,对外知名度不断攀升,旅游总收入和游客总人数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但是,YJ旅游,特别是梵山旅游,面对TR全区都在宣介、开发梵山和JK县占位宣介和开发梵山这个大的局面时,显然是处在十分尴尬的位置。看看JK那边的路和上山的索道,就知道在同样是去看蘑菇石、登金顶等两县都有的景点下,游客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从JK那边上去游梵山。于是来梵山旅游的游客,JK占了大部分,YJ只能占小部分。
面对仅有的梵山这个最大的资源和只能在梵山全区宣传推介开发中占小部分的局面,YJ该何去何从?是放弃梵山,还是接受“鸡肋”般现实?左不是,右不是,这就是YJ旅游,特别是梵山旅游的真实写照。要改变它,只有解放思想,探索出一条适合YJ宣介和开发的路,而不是TR地区、JK宣介开发什么,我们YJ就跟着宣介开发什么,做人云我云的学究。
目前YJ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其说是“资源有余、挖掘不够、宣传牌子少、景区文化氛围缺乏”,不如说是品牌不突出、自我认识不够。
二、对YJ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认清YJ旅游,特别是梵山旅游发展的阶段特征。目前,我国的旅游目的地分为观光型旅游目的地和度假型旅游目的地两种。YJ的旅游应该是处在观光型阶段,建议把握好这个阶段性特征,重点宣介开发观光,而不要不分重点地进行宣介和开发。只有在对可供观光的景点搞好宣介开发的情况下,YJ的旅游,特别是梵山旅游才能着力向度假型目的地宣介开发。
二是摸清YJ旅游,特别是梵山旅游发展的景点特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摸清的关键,是站在县外看县,站在山外看山。外面对YJ旅游的了解在于“梵山”,对YJ梵山的了解在于“蘑菇石”。而蘑菇石不是YJ才有,而是同时属于JK,属于TR,是共有的景致,是JK县、TR地区宣介和开发的“拳头”,不是YJ旅游,特别是梵山旅游独有的特征。YJ独有的特征,应该是万米睡佛、拜佛望佛。只有摸清了这一特征,才能在大家都在宣介、开发梵山的竞争中占据独有的地位,使得游客在游梵山的旅程中把YJ当成必去的地方,因为万米睡佛只有在YJ的棉絮岭才能看到全景,才能拜佛望佛。
三是突出品牌,倾力打造佛文化大县强县。YJ的旅游在于观光,YJ的旅游在于拜佛望佛,YJ的旅游品牌应该是万米睡佛。只有突出万米睡佛,才能有别于JK县,才能有别于全国其他景区,才能有别于全世界其他景区。蘑菇石景点是非常妙,但游过泰山、张家界等名山景致的游客,会非常想到梵山看蘑菇石吗?这要站在省外找答案,要站在张家界之巅、泰山之巅找答案。登山是非常累的,登之前的十分欲望,登之后的十分后悔,是大都数登山游客的真实情感反映。登了好的,登了特别有名的,登了宣介、开发得早和开发得好的山,在通常情况下是不想登其他山的。前几天,我去了张家界,在感觉很累的时候,时时地在认识眼下的梵山,自己在不只一次地在告诉自己,在登了张家界之后,既便自己是YJ人,也不愿登梵山,何况外人。因为张家界的山比梵山的山奇得更多,怪得更多,内容更多。
佛是什么?佛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信仰。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精神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全省的佛教信徒何其多,全国、全球的佛教信徒劳又何止千万?佛像在佛教信徒的心目中该是何等神圣,天然的万米睡佛、佛中佛在佛教信徒的眼中该是何等的渴求?全世界的伊斯兰教徒朝拜麦加,我们知道。全世界的佛教信徒到YJ棉絮岭朝拜万米睡佛也非天方夜潭中神话。因为佛教徒信佛,因为万米睡佛属YJ独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