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今天你周岁17、虚岁19,满18,正式成年。
记得,公元2006年8月15日星期二·丙戌狗年丙申月丙子日(二零零六年七月廿二),是你来到这世间的日子。
这一天清晨的07:53,你带着“孕40周 2、体重3300克、身长50厘米”等标签,伴着一声响亮的呱呱啼哭,正式叩开了这世界的大门。
人言,出生于农历七月的人,于前一年十月受胎,在来年立秋后出生,“为人一生不须忧,少小定心有根由;家宅田园宜主管,方知福禄不待人。”(意:一个人从小就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性,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如果只是听从他人的意见,就会迷失方向,最后一无所获。同时,家宅和田园也需要自己亲自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福气和利禄)。
人言,出生于农历廿二日的人,属狮子座,“一生聪明,情义或嘉,作享无虚,先难后易,少年多难,苦中得甘,廿五运到,良好前程,加添努力,晚景大兴,名利之命”。
唐·李商隐《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李商隐在诗中开篇就说他翻遍了历史古书,发现前朝那些贤明的国家,基本上成功都是源自于勤俭节约,而破败都开始于奢华。
为什么会那样,或许是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往往最能反映其人格境界和做事方向,而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一定是一个自知、自律、自省的人吧!
夫君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做人当以俭为本、以俭为美、以俭为上!
《训俭示康》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写的散文作品,为司马光写给其子司马康,教导他应该崇尚节俭的一篇家训。文中有言: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所以,爸爸在你岀生后给你书名取名由俭。但因世间有“儿要穷养,女儿要富养”之习俗,故虽有崇“俭”之义,却意为“成”。
未然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一书中。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公叔痤因为与人争论而被打。公叔痤回到家后,他的妻子问他是否受伤,公叔痤回答说:“未然也。”
未然这个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口语和书面语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一种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也可以用来表达对某种事物尚未发生的期待。
所以,爸爸在你出生后的第一时间,便先于书名“由俭”之前,给你取了乳名“未然”。
未来的发展,还未然,所以需要一生去努力学习以改变现状,让期待变成现实。人生的道路当然也充满了未然,所以需要一生去积极面对。
“未”读wèi,“然”读rán。二字连读,音律不仅优美,而且朗朗上口。
未,有尚未、不曾、期待等之本义和衍义。未,也是地支之一,通常为地支的第八位,其前为午、其后为申。
然,则有“这样,如此;答应,信守;照耀,明白”等等之义,含有对、肯定之意,起衬字之用。
未然这名,虽有“既寓意浪漫、情感经验丰富、想象力丰富,也寓意智慧超群,充满创造力,为人谦虚好学,成就非凡,名扬天下。”之说,但恰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虽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日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普天之下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希望”的那样,爸爸给你取名“未然”,自是期待你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发展的空间,自是期待在你的脚下能走出一条未来想怎么样便能怎么样的的美好来,自是期待你未来可期,未来的那些心中所有的美好均可期!
记得在你出生后的第二年,从来没有学过在地上“爬”的你,在二零零七年那个还未见暑热的仲夏,于午后的席梦思床上,居然凭借爸爸平躺在床上的“肚腹”玩站起、蹲下时,于不经意间突然就学会走路了,让爸爸一瞬间便体验到了“发现新大陆”当是一份什么样的惊喜的同时,也见证了你一生中必然会经历的这一种成长,见证了“未然”之名“未来可期之未来会有无限可能和美好”之美好。
因你走路是在席梦思软床上学会的,所以当你去到硬地上走路的时候,便走得很稳,以致在爸爸的印象中于走路这一途上你从来没有摔过,而不像表弟一鸣小时走路走得踉踉跄跄而搞得经常摔倒以致上一次的摔伤都还未好时又添了新的摔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