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时分,山林里,随着呼啦一声,盗洞终于打通,下面传来砖石泥土掉进墓室的声音。我们大喜过望,等了半小时,烟雾散尽,用强光手电照照盗洞,下面反射出一束红光。
我担心的说:“不好啊,只怕是座血墓啊。”
王老大伸头看看下面说:“什么血墓,你小说看多了吧,这是驱鬼辟邪墓,墓中墙壁涂抹朱砂或者赭漆,其中混合公鸡血或者黑狗血,孤魂野鬼不敢靠近。不过,这种墓葬里的墓主生前多有冤屈,尸身怨气极重,容易化作僵尸,大家小心。”
用蜡烛试了试墓室里的空气后,我挎上背包,戴上防毒面具,顺着绳子下到了墓室里。双脚着地,我赶紧把挎在脖子上的锯短枪管的双管猎枪举着,心中暗想,一旦遇到僵尸,我就立刻开枪。
我用头灯照照四周,红色的光芒让我有点眩晕,我往一边挪挪,王老大、张元、王红兵都顺着绳子下来了。本来我们准备让王红兵和张元在上面接应冥器兼放哨的,他俩非得要下来看看。
四个人的头灯把墓室照的亮如白昼,这是一座拱顶单室墓,就像城门洞一般。墓室高度约有四米多,宽度也有三米多,长度约有十米多,地面铺青砖,方向大约坐北朝南,南边有两扇石板墓门,就像两扇屋门,我们的盗洞正好打在墓门前面一米多处。
青砖地面上有个青石石函,上面雕刻篆字“许州府殷仙儿墓志”,篆字两边阴刻龙凤、云纹、花纹,十分精美。石函后边是白色石刻供桌,上面摆放石刻花瓶、香炉、烛台五供,后面石质棺床上放着两具棕色木棺。
我看了感到奇怪:“不对啊,看这里应该是明墓,根据明代葬制,妇女生时从夫,死后夫妻合葬,墓志盒雕刻夫妻姓名,这墓志盒怎么只刻殷仙儿的名字,棺木却有两个?”
“打开看看。”王红兵说着掀开墓志铭石函。石函里面是一块刻字石板,这就是墓志铭。我看了一下,原来这位明代女人还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明代嘉靖年间,许州府有位在朝中做官的殷御史,其女殷仙儿嫁给一位年轻的将军,定居京城。不想,其夫在北部边疆与鞑子作战,不幸身亡,殷仙儿也得以封为诰命夫人。殷仙儿也无子嗣,独居府邸,寂寞难耐,与乔姓小厮私通,不想怀有身孕,此事败露,乔姓小厮被砍头示众,殷仙儿被剥夺爵位,殷仙儿羞愤难当,上吊自杀。
殷仙儿虽死,婆家不收,娘家不要,两边因此打起官司,殷仙儿尸体只有暂厝一座道观。到了夜晚,存放殷仙儿尸体的那间屋传出哭声。几个巡夜的小道士听到后,提着灯笼查看,他们推开屋门,却见尸床上一个垂头散发的女子正坐着哭泣。小道士被吓得大叫,那女子转过身来,她脸色煞白,嘴里吊着一条暗红长舌,双眼流出血泪,幽怨的看着他们。
几个小道士吓得转身就跑,急忙去找老道长。老道长带一群道士到了女尸身边,女尸依旧坐着,冷冷的看着老道长。老道长用拂尘在女尸身前扫了几下,女尸收起舌头,接着老道士用桃木钉镇住女尸手脚,用捆尸绳捆住女尸身体,盖上阴阳八卦毯,女尸这才安静。
当时嘉靖皇帝痴迷修仙练道,经常请道士进宫研究道法,道观老道长就把这事禀告了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对殷仙儿的事也有耳闻,但他对老道长镇住女尸的事情更感兴趣,听完老道长的叙述后,不断赞叹道法广大。
嘉靖皇帝还问老道长此事后续怎么处理为好,老道长同情殷仙儿,就说在其老家赐地一块建墓,他用朱砂赭漆封墓,阴阳八卦毯裹尸,雷击震鬼木做棺,不但能让女尸安于地下,其他孤魂野鬼也不敢靠近骚扰。嘉靖皇帝应允,还让老道长把这件事详细的刻在墓志之上,以宣扬道法广大。殷仙儿的婆家娘家听说皇帝亲自赐地埋葬她,受宠若惊,给殷仙儿埋了很多陪葬品。
我滴乖乖,亏了先看了墓志,要不然贸然开棺,只怕那女尸化作僵尸,我们两把双管猎枪都治不了她了,当然我也在心里十分同情这位女子。不过,问题又来了,既然殷仙儿不能和丈夫合葬,为什么墓里摆放两具棺木?这个墓志铭里可没说。
我们四人拿出撬棍、锤子、凿子,先打开东边那具棺木,这具棺木也没钉棺钉,很容易就把棺盖掀掉了。我们站在棺床边上,扒着棺材往里看,结果棺材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张白纸,上面书写“殷氏阴司夫君之寝棺。”也就十几秒的时间,那张白纸就开始发黑,接着化作灰烬。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娘们死了还要在阴间找个丈夫?”张元问。
王老大说:“有可能,别说阴间,就是阳间也有配阴婚的风俗。别管这事了,赶紧打开另一具木棺,看看这娘们到底长得什么样。”
西边殷仙儿的棺木棺盖上钉着十颗棺钉,棺材外侧的三颗棺钉盒前后四颗棺钉很快就被撬掉,棺材内侧与那具空棺中间的间隙也就十几公分的距离,人也过不去,须把东边的空棺推下棺床,爬上棺床才好撬起殷仙儿棺木棺盖内侧的棺钉。我们四人推下空棺,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