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玉狮 (1/3)

杨云倩道:“这上面写的是:早时起,五行末;申时影,前方去。”李随风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杨云倩摇摇头说:“不知道诶。”李随风一边思考,一边走着。杨云倩突然念道:“早十乞?这不是乾吗?”李随风想了一会儿,道:“为什么?”杨云倩笑着说道:“早加上十,不就是乾左边的那个吗?再加上乞丐的乞,就是乾了。”李随风点点头,道:“有理。那这么来说,五行末又是什么意思?”杨云倩沉思了一会儿,答不上来。李随风拍手道:“我知道了!五行末,金,木,水,火,土。是土!以土为物,坤也!”开心了一会儿,又问:“那‘申时影’,就是说在申时看太阳照出的影子了!那我们先在这里等等。”杨云倩点点头。

光阴似箭,很快就到了申时,李随风看看地上的影子,道:“走!往那边!”两人便一起走向影子指的方向。走了不久,就看到了一座极高的山峰。杨云倩和李随风不禁暗暗心惊,这座山高耸入云,山顶白雪皑皑,有一股神圣不可侵犯之气概。李随风和杨云倩面面相觑,异口同声地道:“上去吗?”过了一会儿,两人又一起点头。两人看着对方,都笑了。李随风道:“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杨云倩“嗯”了一声,笑道:“叫随风的那个,又要念诗了?”李随风哈哈大笑,随即道:“既然这样,那就不客气了。”当下念道:

“神仙得者王方平,谁其继之阴长生。

飘然空飞五云屏,上宾寥阳留玉京。

石炉丹气常夜鸣,龙光万柏森年龄。

峡山逼侧泯江旋,洞口福地古所铭。

云有北阴神帝庭,太阴黑簿囚鬼灵。

自从仙都起岩扃,高霞流电飞伏精。

晖景下堕烁九冰,塞绝苦道升无形,

至今台殿栖岑屏,隋污唐垩留丹青。

上仙怪寄溪如清,瑶池仙杖纷娉婷。

琅敖赴节锵欲鸣,我来秋暑如炊蒸。

汗流吁气衣枯藤,摩挲众迹不暇评。

聊记梗概知吾曾。”

杨云倩笑道:“这又是谁的诗啊?”李随风道:“是范成大的《平都观》,还有呢。”当下继续念道: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杨云倩听了。笑着说:“好啊!又是李白的诗了!”李随风“嗯”了一声,说道:“好了,现在找找乾坤方位吧!”杨云倩点点头,说:“好。”李随风拔出剑在地上画了一个八卦图,突然想到了什么,道:“我知道了,这乾坤不是说方位走向,而是这些山的方位,指的是其中一座山!”杨云倩看看四周,只见这座山绵延不绝,一共有八座特别高的,都是一般的高耸入云,白雪皑皑。李随风指着其中一座道:“应该就是那座了!”两人一齐走向那座山山脚,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山坡之陡,是他们前所未见的,心中也不禁有些害怕。杨云倩颤颤地道:“随风大哥,算......算了吧......”李随风这时不知哪儿来的勇气,坚定地道:“不行,我们一起上去!我拉着你!”说着拉起杨云倩,爬上了那座山。李随风虽然内力充沛,但是这么爬起来也是衣襟尽湿,大汗淋漓,杨云倩更不在话下。李随风索性背起杨云倩,两人一齐上去。爬了良久,终于有一条平缓的道路了,李随风大喜,道:“好了!可以休息了!”言罢,放下杨云倩,扶着她到一个树荫下坐下休息。只见杨云倩已经面红耳赤,呼吸不顺畅了。李随风见状,大吃一惊,立刻伸手用内力为她理顺气息。过了一会,杨云倩神色渐渐平静了下来,柔声对李随风道:“随风大哥,你对我真好!”李随风微微一笑,说道:“没事了就好,你瞧你刚刚把我吓的!若是连累了你,我可永生不能安定啊!”杨云倩脸微微一红,说:“真的吗?”李随风正色道:“我李随风绝不说一句假话!”杨云倩心中一动,不禁抱住了李随风,李随风也紧紧地抱住杨云倩,说道:“云倩,以后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能将我们分开了!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就是一个整体了!”杨云倩感觉心里甜甜的,说道:“随风大哥,好!以后我就都陪在你身边,永远也不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