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北伐!国家统一!【跪求鲜花打赏!】
国家统一?
实施北伐?
蒋先耘此言一出,满堂震惊!
一个刚毕业不到一年的学生,现在也只不过是师长,竟然有如此魄力!
要知道,北伐虽然早就被提上了日程,但光头党内的高层,没有一个敢正式下令的。
这四个字的重量,可没有说的这么轻松。
常凯申听了蒋先耘的话,心中暗怒:又让你小子装到了!
他坐在这个位置,不能回避北伐这个事,所以蒋先耘提出来后,他只能使劲点头:“先耘,你说的没错,孙先生的遗愿我们都要完成!”
“但我们现在的军力有限,资金也不是很充足,我们只能继续积攒实力,等待时机成熟了,才能做北伐打算!”
常凯申又是这套理论,反正就是保存力量,等待机会。
其他高层都听腻了,纷纷摇头,脸上都露出失望的表情。
蒋先耘并没有被常凯申忽悠,又是冷笑一声,回怼道:“不知道你说的积攒实力,要积攒多久?有个期限吗?会不会是遥遥无期啊?”
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啊!
常凯申的老脸再次通红。
蒋先耘继续说道:“我们有那么多英勇的士兵,还有黄埔军校那么多毕业的同仁!还等什么?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说到这,蒋先耘环视全场,厉声质问:“众位同仁需要扪心自问,难道我们还不如那些不学无术,野心勃勃的军阀吗?我们泱泱大国,难道要被那几个戚戚小人给霸占吗?”
这番话一出口,众人都坐不住了。
因为蒋先耘使出了激将法,简直就是指着鼻子骂了。
国民革命军虽然兵力不是最强的,但他们大部分都是有信仰的人。
虽然不排除为了名利,但他们既然选择了加入革命军,而不是助纣为虐,像那些军阀一样,就说明革命军还是有希望的。
蒋先耘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趁着孙先生仙逝,人心惶惶的时候,通过北伐,增加革命军的凝聚力。
而警卫独立师在这段时间的扩充下,人数增加很多,已经达到了八千多人。
由于上次总统府保卫战,蒋先耘的独立团打出了名堂,有很多士兵都很向往加入独立师。
因为蒋先耘肯为自己的兵争取利益,不仅在军饷上从来都不拖欠,对那些牺牲的士兵家属,也都非常照顾,抚恤金都是部队中最高的。
这样的待遇,哪个士兵不向往啊!
反正给谁都是玩命,为什么不去一个对自己好的长官那里玩命呢?
革命军一直在征兵,但很多人参军报名填表格,都表示要去蒋先耘的警卫独立师。
这让其他军队大佬都很不满,但也不好说什么。
谁让人家蒋先耘深得军心呢,这也是一种领导力,威信的象征!
常凯申一看说不过蒋先耘了,眼珠一转,朝一个人递了个眼色。
他在革命军中的地位很高,可不是孤家寡人。
所以常凯申需要一个帮手,来当他的嘴替,赶紧把蒋先耘给怼回去。
不然真的北伐了,常凯申担心他的地位会被蒋先耘抢去,毕竟在战争中,军人上位的概率很大。
上一次总统府保卫战,蒋先耘就打出了名堂。
现在升级为独立师了,如果再打出了威望,那就真的压不住了。
常凯申递过眼神的帮手,叫张静江,他是国民革命军军委会的成员。
他本来是个富二代,不差钱,后来被孙先生打动,出巨资支持孙先生的民主革命运动,被孙先生称作“革命圣人”。
孙先生去世后,张静江坚决站在常凯申一边。
而且他口才极佳,在很多会议上,都积极发言,成了常凯申的摇头战将。
见常凯申说不过蒋先耘,张静江就跃跃欲试了。
他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蒋师长,你知道实施北伐,需要多少资金,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吗?”
常凯申对张静江的发问很满意,毕竟张静江财力雄厚,是中央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
说白了,蒋先耘的独立师想要拿到军饷,都要看张静江的脸色。
有钱就是腰杆硬!
常凯申心中一阵阴笑:“臭小子,和我常凯申斗,你还嫩点!”
张静江以为拿钱来压蒋先耘,会让他气短,心虚。
谁知道,蒋先耘只是哼了一声,淡然说道:“张静江,你确实很有钱,革命军的支出需要你来相助,但是你知道吗?那些军阀搜刮了多少老百姓的民脂民膏?”
“如果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