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兵分两路!分兵北上!【跪求鲜花打赏!】 (1/2)

第三十五章:兵分两路!分兵北上!【跪求鲜花打赏!】

淡水城一战之后,独立师声威大震,全国都知道了蒋先耘,知道了独立师!

北伐大军势不可挡,一路北上,势如破竹,把鄂北,赣西等地区全部拿下!

这一路上,只要是不好打的硬仗,基本上都是独立师拿下来的。

常凯申一开始还担心蒋先耘军功太大,到时候功高震主,就麻烦了。

但战场就是战场,真实的战斗力才是硬道理。

即便常凯申想打压,也压不住。

独立师大小仗打了上百场,兵力不仅没有损失,反而队伍更壮大了。

北伐刚开始的时候,独立师只有九千多人,还不到一万人呢。

但是北伐打了几个月,独立师人数竟然达到了两万左右,武器装备也提升了一大截。

不仅是常凯申调拨给他很多精良的武器,还有在战场上缴获的重型武器。

独立师声明远播,甚至国外都有记者来到国内,想要采访蒋先耘。

不过,蒋先耘都给拒绝了。

当时的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一个个列强都虎视眈眈的盯着华夏,蒋先耘不想和他们扯上关系。

蒋先耘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等实力强大了,把外国势力都赶走,让华夏成为新的列强!

……

六个月后,北伐军在鄂北省的省会武汗市召开了军事会议。

此时,北伐军遇到了一个关键性问题。

华夏的国土面积太大了。

如果要继续北伐,快速完成国家统一的信念,那么就要兵分两路。

其实,在到达武汗之前,常凯申就做好了打算。

蒋先耘虽然没有想到会分兵,但他有种预感,常凯申绝对不会让自己继续壮大的。

现在独立师已经两万人了,再继续下去,等北伐结束了,独立师可能会扩充到十万人。

到那个时候,就不是独立师了,那就是一个军团。

蒋先耘就成为军区司令了!

如果蒋先耘听话还好,常凯申还能掌控这支部队。

重要的是,蒋先耘根本就不鸟常凯申,甚至处处让他下不来台。

所以常凯申在会议上提出分兵,蒋先耘并不感到意外。

“各位同仁,为了快速完成国家的统一,避免给那些军阀备战的时间,我们现在必须要分兵!”

常凯申正式提出了分兵。

各位军官都议论纷纷,有的人同意,有的人不同意。

唐靖尧就不同意,他反驳道:“虽然我们北伐前期非常顺利,势如破竹,但叛军的主力部队还没有遇上,如果我们分兵的话,可能会被叛军分头击破。”

李烈钧没有发表意见,他转头看着蒋先耘,想知道他的想法。

蒋先耘面无表情,没有表态。

他已经猜到了,常凯申有自己的小九九,他要分兵的目的,肯定是要和蒋先耘分别带两路人马。

常凯申给自己选择的进攻路线,应该是战斗力相对较弱的地盘。

而难啃的硬骨头,应该是留给蒋先耘的。

果然,接下来常凯申说的,印证了蒋先耘的预测。

常凯申先是反驳了唐靖尧的观点:“唐军长,叛军的主力确实没有遇到,但他们肯定在做着准备,我们不能给他们准备的时间,必须要兵分两路,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所以,我思索再三,决定兵分两路,其中一路,由我带领,攻打江浙和上沪地区,那里有叛军的主力部队……”

说到这的时候,军官们差点笑出声。

江浙和上沪地区,哪有什么叛军主力,那都是比较富饶的地区,有钱归有钱,但是军阀的战斗力非常弱,十分不堪!

常凯申装作没看见那些军官的眼神,继续大言不惭的说道:“拿下南方这些经济重镇,是重中之重!所以这支部队由我亲自带队。”

“另一条路线,是北上,消灭那些残余的军阀势力。”

要不怎么说,人嘴两层皮呢。

北方军阀盘踞很深,兵力充足,而且都是北洋时期的精锐。

常凯申竟然说成了残余势力,就好像北方军阀很弱一样。

蒋先耘当然明白,他这么说的目的,一方面是抬高他自己,另一方面,是蒋先耘在军中的地位日渐提升,已经逐渐影响到了常凯申夺权。

常凯申处心积虑这么长时间,就是为了排除异己,在军政界都取得绝对的权威。

经过他的运作,那些排在他前面的党内大佬,基本上都被清除干净了。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对他威胁最大的,竟然他的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