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北伐第二军团总司令!【跪求鲜花打赏!】 (1/2)

第三十七章:北伐第二军团总司令!【跪求鲜花打赏!】

常凯申一看这两小子是真的铁了心,要跟蒋先耘走了。

尤其是两人的眼神,看向蒋先耘的时候,真是满眼的崇拜啊!

常凯申只好点点头:“好吧,既然你们想好了,我就成全你们……”

还没等他说完,又一个军官站了起来,朗声说道:“委员长,我也愿意跟随蒋先耘北上抗战!”

常凯申一看,眼睛立刻瞪大了,因为这次主动申请的竟然是唐靖尧!

唐靖尧可是滇军的首领,他手下有三万多滇军,实力也非常强。

虽然滇军并不是常凯申扶持起来的,但常凯申为了拉拢滇军,给了唐靖尧不少好处,军饷和装备上,也都很照顾滇军。

所以唐靖尧尽管有时候看不上常凯申,但在决策上,基本上都是跟着常凯申走。

没想到这一次,唐靖尧竟然公开和常凯申唱反调。

常凯申面色阴沉的看着唐靖尧,发狠的说道:“唐军长,你可要想好了,滇军的未来可是掌握在你的手里!”

这又是一句带有威胁性质的话。

但唐靖尧不是个莽夫,他既然敢站出来,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从蒋先耘的身上,看到了军神的气质,这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才能看出来的特质。

所以唐靖尧并没有被常凯申的话吓住,坚持要跟着蒋先耘北上。

常凯申气的够呛,但这还没完。

李烈钧也站了起来,大声喊道:“委员长,我也愿意跟随蒋先耘北上!”

常凯申心中暗骂:反了反了!真是倒反天罡啊!

不仅那些黄埔军校的毕业生都把蒋先耘当成了偶像,这些老兵油子竟然也愿意跟着蒋先耘北上。

这个蒋先耘到底有什么魔力?

李烈钧的部队有两万多人,主要是少部分滇军和桂军,战斗力也很强。

如果唐靖尧和李烈钧都跟蒋先耘北上,那蒋先耘的胜算就大多了,这可不是常凯申愿意看到的。

他不能接受唐靖尧和李烈钧都跟着蒋先耘。

尽管常凯申口口声声喊着民主,但这么多人都背刺他,他还是没法收场了。

在这个时候,党内的各个高层都没有帮常凯申说话,全都看他笑话。

没办法,孙先生故去后,常凯申的抢班夺权的吃相太难看。

以前的把兄弟,好战友,都被他出卖了个遍。

所以,在这个节骨眼,没有人来出来制止这些军官了。

常凯申真的急了,他甚至用哀求的口吻,和唐靖尧,李烈钧说道:“你们两支部队,是我们革命军的主心骨,你们至少要留一支部队跟我!”

唐靖尧和李烈钧对视一眼,觉得两支大军都跟着蒋先耘去,确实有点不妥。

相当于拆常凯申的台了。

蒋先耘心里虽然美滋滋的,但也觉得不合适。

于是他主动站起来,诚恳的劝道:“唐军长,李军长,二位都是我的老师,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但我觉得校长身边还是需要一支铁军的,所以……”

李烈钧点点头,说道:“好,既然这样,我还是跟随委员长吧。”

常凯申气的差点没昏过去,蒋先耘这是在可怜我吗?

经过几个小时的军事会议,最终决定了分兵的战略。

大部分黄埔军校的毕业生,都跟着蒋先耘北上了,再加上唐靖尧的滇军,加起来差不多有八万多兵力。

番号就是“北伐第二军团”,蒋先耘为总司令。

而常凯申率领的“北伐第一军团”,总人数大概有十万人。

虽然第一军团人数上占优势,但从战力上看,还是蒋先耘的第二军团更猛。

蒋先耘作为第二军团的总司令,在出发之前,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蒋先耘只是独立师的师长,陈更和贺忠寒都是自己人,怎么都好说。

但现在他要联合其他势力的军队,这就需要另一种能力了。

有的人是将才,有的人是帅才,有的人是帝王命。

虽然以前蒋先耘把独立师带的很出色,但现在他升为总司令了,有没有能力指挥大兵团作战功,还是未知。

就好像历史上的一则故事一样——

刘邦问韩信,以我的能力,能带多少兵?

韩信如实答道:“主公最多能带十万兵。”

十万兵在当时也不算少,刘邦很满意,随后又问道:“那韩将军能带多少兵?”

结果韩信谦虚又低调的答道:“多多益善!”

刘邦登时就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