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 德军顾问团 (1/2)

大体上的事情通过了,剩下的就是下面人去谈细节。

比如中德合办兵工厂,20年后必须免费交给北洋政府(袁课文)。

这个中德合办兵工厂,总计投资五千万大洋,预计在1913年投产。

因为采用的是德意志的最新机械,步枪年产量20万杆,机关枪3000挺,炮弹100万发,手榴弹50万个,82迫击炮1000门,75㎜山炮360门。。。。

因为机械都是新的,而且是德皇亲自扶持,生产线去了就可以生产。

不过最要紧的,就是钢铁厂。

第一批军火原材料可以进口,跟随机器设备一起回国。

可是第二批必须自己生产。

附属的钢铁厂设备,也已经开始打包。

至于说军官顾问团,是一个多达一百多人的团队,团长由未来最后一任德军顾问团总团长的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中将担任。

法肯豪森此时是陆军上校级别,担任某步兵师参谋长。

他1878年在德意志北部奥尔登堡一个皇家贵族家庭出生。

中学毕业后,他报考了军官学校,19岁毕业时,被分到第91军团任陆军少尉。

1900年,他以德军中尉身份参加八国联军。

后入柏林东方学院学习,并担任德国驻日使馆少校武官。

之后的他在总参谋部担任中校参谋,某步兵师上校参谋长。

1927年开始担任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校长,在1930年他退休后,到华夏担任运输大队长的军事顾问。

此时的法肯豪森才34岁,是正儿八经的军中少壮派上校。

不出意外的话,40岁,他有望晋升少将,45岁升任中将。

至于说能不能担任上将,就得看你的关系够不够硬了。

因为他来过华夏,也在鬼子国担任武官,对亚洲比较了解,因此被派到顾问团中担任团长。

除了法肯豪森,还有其他一些在后世加入德军顾问团的将军们。

比如阿尔弗雷德·施太秋,他也是法肯豪森的部下之一,也是德军顾问团成员。

一战期间曾服役于空军部队,1931年以荣誉陆军中将退役。

赫尔曼·斯塔克长期在炮兵部队服役,1908年进入战争学院学习,与豪塞尔,贝克等人成为同学。

一战中主要从事参谋工作,一战末期和施佩曼一起在第5军参谋部工作。

1932年以陆军少将军衔退役。

这么说吧,能被挑选来到华夏的,最起码未来都得是个少将。

当然了,二战以后他们都是上将级别的。

比如施太秋就是上将。

法肯豪森此时也是被培养的后备人才之一。

这次被德皇威廉二世挑选,那也是深孚众望的。

团长任命完了,接下来就是挑选下边的随行人员,以去过华夏,亚洲的为主。

德意志在组织军事顾问团,而袁课文则是带着荫昌来到了克虏伯兵工厂。

“你好,古斯塔夫先生。”

此时掌权的是古斯塔夫,他在几年后担任董事长一职。

他的岳父,1902年克虏伯公司的第二代总裁弗雷德里希·阿尔弗雷德·克虏伯。

因同性恋丑闻为新闻届揭发而自杀,只留下一个女儿贝塔·克虏伯。

由于人们认为克虏伯武器帝国由年青女性掌握太不可思议,结果德皇威廉二世亲自为年青的贝塔选夫。

他挑中了自己的亲戚,普鲁士外交官古斯塔夫·冯·波伦·翁德·哈尔巴黑。

他们与1906年10月15日成婚,皇帝批准古斯塔夫冠上克虏伯的姓氏。

“欢迎你,我的朋友。”

古夫塔夫可是知道,袁家可是克虏伯的忠实客户之一。

早在前清时期就进口了不少的克鲁伯山炮。

而这次来,更是要一次性采购两千万马克的火炮。

鉴于国内的汉阳兵工厂,以及魔都制造局可以生产75㎜的仿克虏伯山炮。

袁课文这次,主要是采购大口径的火炮。

比如105㎜的野战炮,150㎜的重型榴弹枪等。

寒暄客套以后,袁课文就直接说了。

“我这次来,主要是采购火炮的,由于时间紧,还请抓紧生产。”

“没有问题,如果你着急要的话,我们可以给你加班。”

一战时期,德意志生产了60多万门火炮,三亿多发炮弹。

这么说吧,你要个几百门火炮,人家真要是加班,一天就可以给你生产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