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8 视察兵工厂 (1/2)

袁课文的兵工厂,就在天津卫京奉铁路附近。

他的目标是东北,而挨着京奉铁路,随时可以把武器装备装上货车。

此时的京奉铁路,那是正儿八经的国有铁路。

他最早是1880年冬季铺轨,于1881年夏完成9.7公里长的唐胥铁路。

直到1888年8月底,铁路通到了天津东站。

唐山至天津之间铁路完工通车,并办理直通客货运输业务。

1890年3月31日,光绪帝谕,东三省兴办铁路,将津唐铁路展筑至山海关外。

过锦州、新民、至盛京达吉林,再经宁古塔、珲春至图们江中俄交界修筑关东铁路,并从盛京(沈阳)建一条支线到营口。

然而,关内、关外两段铁路才修了200来公里。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关东铁路被迫停工。

战后,关东铁路改名为关内外铁路。

从1899到1907年,关内外铁路自永定门车站至沈阳皇姑屯车站,全长839.2公里,全线通车,改称京奉铁路。

此时的终点站奉天城站地处皇姑屯位于奉天城外,离奉天城根还有3.9公里。

虽然距离奉天城还有3.9公里,可是皇姑屯在后世已经是市区了。

袁课文带着副官荫铁阁,以及第一师师长陆锦等人,来到了军械处驻地,天津合办兵工厂。

“欢迎大帅。”

蒋廷梓担任模范军军械处处长,主管全军的武器装备储备,研发,生产。

其中刘庆恩主管生产,韩麟春负责研发,杨宇霆负责储备。

而蒋廷梓则是管总。

袁课文点了点头,然后带着大家去看了看兵工厂的生产线。

其实主要是步枪,以及子弹,还有炮弹,火炮,机关枪,迫击炮等。

“已经正式投产一个月了,你们的成绩怎么样?”

“报道大帅。”

“目前我兵工厂的产量在步枪月产一千杆,子弹月产10万发。

由于我们不要75㎜火炮,所生产的全部都是105㎜野战炮。

目前,105㎜野战炮的生产速度为月产12门。

目前,炮弹产量为月产三千发。

机关枪的话,我们正在研究轻机枪,对于重机枪的产量不算多,可以月产30挺。。。。”

蒋廷梓作为兵工厂总办,对于各种数据那是手到擒来。

袁课文给了他一个条子。

“我成立了一家大陈银行,这是一千万大洋的条子,拨付给你们兵工厂作为今年经营费用。”

“但是我要在年底看到成绩。”

三百万就可以维持一年,但是袁课文给了三倍,就是要他24小时三班倒。

人停机器不停,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加产量,锻炼出来更多的技术工人。

“请大帅放心,有了这么多钱,卑职要是还拿不出成绩,就提头来见。”

蒋廷梓非常激动。

一千万大洋,相当于一些省份一年的税收了。

而一个省,也不可能把所有钱都拿去给了兵工厂啊。

袁课文嘱咐道。“步枪差不多就行,最重要的是弹药产量,要让士兵们拿到子弹去训练。”

“另外,对于轻机枪,以及重型榴弹炮要加快研究。”

此时的模范兵工厂,能够直接生产75㎜过山炮,以及105㎜野战炮。

但是对于150㎜榴弹炮,德意志还是藏私了。

“是。”

蒋廷梓这会也不能说啥,毕竟兵工厂确实没有特殊成绩。

好在袁课文对他还是很放心的。“行了,今天就到这,回去吧。”

“大帅慢走。”

蒋廷梓和副厂长刘庆恩出来相送。

至于说杨宇霆,韩麟春?这都是喽啰而已。

他们,还上不了袁课文的台面。

陆锦刚才没说话。

但是离开兵工厂了,也就直接说了出来。

“大帅。”

“绣山兄啊,有话直接说,咱们之间还藏着掖着啊?”

袁课文不知道他要说啥。

陆锦也就说了。“是这样,我觉得咱们现在既然是一个军了,又下属四个步兵师,炮兵旅,警卫旅的,是不是成立一个军部?”

“比如正规的参谋处,副官处,通讯科,军法处,军械处等?”

“你当我不想啊?只是时候不到啊。”

“咱们一年时间,从一个不满编的步兵旅,扩编到四个师加两个旅,相当于五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