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1 中情局成立 (1/2)

此言一出,大家都明白,模范军这次南下剿匪是有幕后的。

陆锦可是投靠袁课文,并且大力拉拢津门人投靠的。

“大帅,您看怎么办?”

?他的意思是,既然有黑幕,要不就反其道而行之,不去了?

“估计是信不过当地驻军,要异地用军吧?

毕竟这个白狼,可是出身巡防营,没准和豫军有啥勾结呢。”

袁课文也暗地里嘀咕,可是表面没有多说。

此时,他已经有些警惕起来。

但是表面上,他可不能慌乱。

看到他的态度坚决,陆锦也就不再多说。

有明白人,知道这可能涉及到储位之争。

比如陆建章,他可是和段芝泉同一批进入北洋军的。

但是他和袁课文还没有到那个程度。

虽然他归袁课文管,可是他并不看好袁课文。

就冲士兵们的军饷不通过任何军官,就得罪了很多人。

其中,就有陆建章。

不过他没有出头,而是等待机会。

要是有机会,肯定是要背叛的。

可是没几个,在模范军也不错。

袁课文这边,决定找人盯着定太子。

但是这个人,必须是新投靠自己的才行。

“铁阁啊,有没有什么地道的老北平推荐给我,用来监督老北平的一切人物,事件。”

“大帅您说的是锦衣卫,东厂?”

荫铁阁祖先就是粘杆处出身,伺候过雍正的人物。

他祖先,和图里琛,德楞泰,那都是一批的大内侍卫。

袁课文一想,还真是。

自己到现在还没有成立自己的军事情报体系,这有点落后了。

“不错,就是东厂锦衣卫那种,不过主要是对外。”

“至于说对内?以后再说。”

做人要留两手,留三分。

比如陆锦大力推荐陆士军校生,津门卫人。

袁课文对他就防备着,比如大力拉拢陆军大毕业生。

同时,还拉拢其他北洋军出身的。

至于说对荫铁阁,虽然他是自己的副官,可是袁课文对他也是防备。

“卑职有个推荐,那就是铁忠。

此人是陆士第一期留学生,官拜总统府军事参议。

由于他是旗人,所以虽然也是陆士第一期,却没有得到陆师长的推荐。”

荫铁阁同样也是拉帮结派,谁还不会推荐个自己人呢?

袁课文没有拒绝,毕竟旗人再怎么厉害,也翻不了天。

“那好,就让他成立中情局,负责国内的政治,军事,经济等调查。”

中情局只负责国内,而且还是以政治为主,带点军事,还要带点经济。

而国外,则是以外国情报局为主。

军队方面没啥必要,因为以袁课文的财富,统一华夏那就是轻而易举。

别的不说,明年的拍卖会,还可以给他直接带来一个亿大洋。

这一个亿大洋,要是修铁路的话,可以带来五千公里。

这么说吧,从京城到羊城的京广铁路,全长也就两千多公里而已,

一个亿大洋,完全可以从京城到羊城,从连云港到长安了。

最重要的是这种拍卖会并不是今年,明年就完了,而是往后每一年都可以。

而铁路也不是修完了就完了,每年还有大量的收入。

这铁路收入,一年也得上千万了。

这上千万的稳定收入,还可以拿到银行去做贷款。

别的不说,五千公里的铁路,贷款一个亿大洋没啥问题。

这贷款一个亿大洋,要是全部投入到煤矿,就是每年2500万吨的产量。

毕竟300万总资产,大概年产量在80万吨。

增加33倍,可不就是2500万吨?

哪怕一吨两块钱利润2500万吨也有五千万一年。

这五千万,还可以拿去继续做投资。

总之一句话,对于国内的战争,袁课文并不在意,也就没必要成立国内军情局。

至于说国外?他只能等战争开始,到时候大量的国外人才流入。

不过现在嘛,还是先成立中情局。

铁忠很快到来。

他原本在九省通衢当官,辛亥起义他就跑回了北方,入职总统府。

依靠陆士第一期的资历,人脉,养老还是没啥问题的。

可是没有想到,荫昌的儿子荫铁阁竟然拉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