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叔叔,忙不忙?我来看您来了。”
袁老二带着礼品,来到了詹天佑家。
詹天佑是1861年生人,出生于粤东省的羊城府。
1872年爱国革新思想家容闳,条陈清政府选派幼童留洋以求引进西学,革新社会。
获准后赴香江,招考幼童一百二十名。
而詹天佑的父母,经过朋友劝说,决定送子报考幼童出洋。
考取幼童出洋,随容闳由香江到魔都,入魔都出洋局预备班,从陈兰彬习汉文,从容闳习英文。
1872年,与蔡绍基、梁敦彦等首批幼童三十人赴美。
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詹天佑都是好学生。
他在高中以第二名考入耶鲁(Yale)大学谢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并专习铁路工程。
1879年在耶鲁大学学习成绩优异,获得数学第一名奖金。
1881年在耶鲁大学毕业,毕业论文题目为“码头起重机研究”。
当时清政府下令提前撤退留美学生,1881年毕业的华夏留学生只有二人。
除了詹天佑,另一个为欧阳庚。
不过他一开始并不是修铁路的,而是海军,还有学校当老师。
直到1888年由开平矿务局留美同学邝孙谋介绍,到津门华夏铁路公司任帮工程师,从事塘沽到津门铁路铺轨工程。
1889年继续任华夏铁路公司帮工程师,修筑唐山至古冶铁路。
1890年修建唐山至古冶铁路,1891年修建自古冶向山海关的铁路。
1894年首次在我国铁路使用压气沉箱法修建滦河铁桥桥墩基础成功,解决了英国工程师未能解决的因滦河洪水季节水流冲毁打桩而形成的施工困难问题,引起中外注意。
此桥为17孔钢梁,全长约640余米,为我国当时最长铁桥。
因此他被选入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为华夏工程师入此会之始。
1895年任北洋官铁路局帮工程师,率队测量、修建津卢铁路(津门至卢沟桥)。
1899年任锦州铁路驻段工程师,关外铁路通车到锦州,又主持修建营口铁路支线(沟帮子至营口)
从1889年开始,他在铁路二十多年了,堪称老铁。
詹天佑对袁大头并不陌生。
他们这群留美幼童,都受过袁大头都帮助。
不过很不巧的是,詹天佑不在家。
今年京张与张绥铁路合称京张张绥铁路,成立工程总局,并设立张绥工程处。
而交通部来了个南北对调。
让京张铁路总办詹天佑南下,赴羊城担任粤路总理,并自兼总工程师。
邝孙谋离粤路北上,任京张张绥铁路总工程师。
他来的真不巧,詹天佑已经南下好几个月。
而且民国建立以后,他几乎不在北方,只在老家那边。
在家的是他夫人,老看着袁老二不像坏人,身后有士兵跟随,知道是非富即贵。
不过她不认识袁老二,于是问道。
“您是哪位?找我们家詹天佑什么事?他不在,去了南方担任粤汉铁路工程师。”
“在下袁老二,家父袁大头。”
“原来詹叔叔不在啊,我还说邀请他帮我修一条铁路呢。”
“既然不在,还请夫人帮我修书一封如何?
就说我汝南袁家袁老二邀请詹天佑叔叔北上,助我修建关外铁路。”
在民国前期,南北对立,他不能去镇压这些可爱的人。?
所以他想去东北。
今年1911年,自己3000人,相当于两个团的兵力。
明年去了东北以后,立刻会扩编了一个师。
一万精锐士兵,绝对可以镇压东北不臣之心。
詹天佑的夫人也不好拒绝。“好的,我这就给你发电报。”
“嗯,那就多谢婶婶了。”
袁家和詹家有旧。
很多人以为华夏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其实不是。
当年慈禧坐着火车回北平,感觉火车很好,又快又长。
于是他提出明年去清西陵烧纸的时候,坐火车去。
可当时并不通清西陵。
已有的芦汉铁路,火车只能坐到新城县的高碑店。
从高碑店下火车向西到易县清西陵还有近40公里。善于揣摩讨好慈禧的袁大头闻知,立即奏请他要在这一段修建一条专供皇室祭祖之用的铁路。
袁大头立即保荐了在给外国人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