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9 海城起义,出动四个巡防营 (1/2)

经过拉拢,马龙潭决定两不相帮,冯德麟帮助袁老二。

只有吴俊升,孙烈臣,帮助张作霖。

但是没有用,袁老二自己的兵力一万五千多,而张作霖三个巡防营,区区7500兵力而已。

饶是如此,袁老二也没有第一时间来干他,而是秘密见了同盟会辽东支部的负责人宁孟言。

宁武出生于1885年,直到1975年才去世。

他祖籍山东,生于辽宁海城。

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来在1913年参加讨伐袁大头的二次革命。

1914年在鬼子国加入中华革命党,1924年作为奉天省代表参加炮裆第一次代表大会。

建国后,担任奉天省副省长、全国协商委员、奉天省协商副主席等职务。

在张绍增,蓝天蔚等人远走以后,张榕等一百多人被杀,1908年加入同盟会的他,成了辽东支部长。

他们非常的鸡贼,把辽东支部放在旅大地区,这个地区在民国时期也叫关东州。

没错,炮裆可是鬼子扶持起来的。

因此,宁孟言等人,和关东军的关系非常好。

好到什么份上?他们被清朝军队镇压,可以去小鬼子这里躲着。

不过此时民国成立了,宁孟言等人也可以安全的出来了。

袁老二让人找到了他。

“宁孟言先生,久仰大名啊。”

“二公子,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宁孟言可不是一般人。

别看他年纪不大,85年出生的他,15年才30岁。

现在才刚刚二十多岁而已。

但是参加过同盟会,策动过起义。

大风大浪都见过。

袁老二笑了笑。“好个宁孟言,快人快语啊。”

“那好,我也就直说了,我希望你能在海城起事,吸引张作霖的注意力。”

“我有什么好处?”

没有好处的事谁干?

虽然在南方的同盟会已经光明正大,甚至统治南方数省。

可是在北方还不行,因此他们只是暗地里出现。

而且他知道,虽然南北议和,但是指不定哪天还得打起来。

南方和北方有着不同的利益和群体。

袁老二说道。“你们同盟会不就是为的推翻清朝,建立一个汉人自主的国家吗?

眼下民国建立了,我父亲也是大总统,而我,则是钦定的东三省主宰。

只要你愿意帮助我,那么辽东同盟会可以免除所有的通缉令,光明正大的走在辽东大地上。”

“另外,如果我担任了奉天将军,我会任命你为沈阳县令如何?”

“可以。”

宁孟言没有忘记,张榕等100多个辽东同盟会的中坚力量是怎么死的?

投靠袁老二首先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他们能够光明正大的出来并掌握一定的权力。

比如袁老二许诺的沈阳县令就是这样。

其次,和张作霖作对,可以为张榕,以及死去的同盟会成员复仇。

于是宁孟言回到海城,他的老家就是这里。

“杀。”

同盟会的力量越靠近关东州,也就越强。

从地图上看,过了海城就是关东州了。

宁孟言当即带人行动,偷袭了海城的巡防营。

“什么人?”

半夜,巡防营的人正在巡逻,突然遇到宁孟言的人偷袭。

宁孟言可不会和他废话,抬手就是三枪。“啪啪啪。”

“你。”

几声枪响,让巡防营的士兵死去。

看着守夜的士兵倒下,宁孟言赶紧指挥。“弟兄们,上。”

“杀啊。”

好在他们是先下手为强,半夜偷袭,因此海城驻防的一个巡防营立刻被解决掉。

但是怎么也有漏网的,通过快马加鞭来到沈阳汇报。“不好了,不好了,海城被人偷袭了。”

由于偷袭是在半夜,所以当他快马加鞭跑到沈阳的时候,已经来到了早上。

“什么?海城有人偷袭?肯定是该死的辽东支部。”

“妈勒个巴子的,由孙烈臣带队南下,务必镇压起义军。”

张作霖非常清楚,自己现在最大的敌人就是同盟会。

除了他们,整个奉天没有人敢反抗自己。

“是。”

孙烈臣接了军令,立刻带了四个巡防营出去。

他的手底下一共也只有15个巡防营,一共7500多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39 海城起义,出动四个巡防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