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3 金融人才,京城留守处 (1/2)

奉天官银号,是1905年盛京将军赵尔巽整顿奉天金融,为收回官帖及限制私帖流通,向清廷奏准创建奉天官银号。

奉天财政拨沈平银30万两,另招商股数万两,为官商合营的地方金融机构。

这算是比较早的官方银行。

袁老二知道,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最赚钱的就是银行。

不过袁金铠已经推荐了一个财政厅长,这个官银号,他准备从京城那边邀请。

民国初期的银行,当属交通银行最牛逼了。

他的创办也是有历史任务的。

当初甲午战争以后各国和清朝签订了一系列的铁路借款合同,通过借款获得了大量的铁路修筑权。

?可是民间反对的意见特别强烈,使得清政府不得不通过成立银行来筹款,赎回京汉铁路的修筑权。

京汉铁路赎回来了,可是交通银行并没有取消。

此时的交通银行甚至还拥有了民国两大发币权之一。

在民国政府当中有一个派系叫做交通系,可以说他的势力,并不比皖系,直系,奉系要差。

不过你再牛逼的交通银行也得在我民国的管理之下。

也就是说,袁老二对他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他虽然人在奉天,但这个年代早就有了电报,因此他随时可以联络京城那边。

于是袁老二修书一封,通过电报,发给了一个人,就是梁翼夫。

梁翼夫是交通系的首领,他是粤东人,和梁卓如同龄也是老乡。

1903年,梁翼夫应清廷经济特科试,成绩名列前茅。

在复试前,因他的名字和康有为(祖诒)、梁卓如的姓名各同一字。

有人在慈禧太后面前说他是“梁头康尾”,慈禧因而认为他是康梁同党,不予录取。

但是时任直隶总督的袁大头听说他通“时务”,经过唐少川介绍。

当年10月聘他到津门,任北洋编书局总办。

从此老梁成为了北洋袁家的财神爷之一。

1905年被任为管理铁路的总文案,由此走入了交通部门。

1906年清廷新设邮传部,总管轮、路、电、邮四大系统。

1907年,他出任京汉、沪宁、正太、汴洛、道撤五路提调处提调。

因五个铁路当时经济效益良好,开辟了巨大的财源,梁翼夫也得了个“五路财神”的外号。

同年11月,他向邮传部尚书陈璧建议,奏请设立交通银行。

正是因为他主管五条铁路,再加上创办交通银行成为了大名鼎鼎的交通财神。

1912年3月,袁大头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梁翼夫出任总统府秘书长。

受袁大头的信任,参与机密,人们叫他“二总统”。

今年5月,他兼任交通银行总理,利用职权,使交通银行取得代理国库、发行纸币的特权。

这也是为什么,袁老二要找金融人才,必须要找他。

不过虽然有电报,但他仍然感觉到了麻烦。

首先就是自己在京城那边没有人,那边发生了什么,自己只能依靠上辈子的记忆。

想到这里,袁老二决定安排人去京城。

可是安排谁呢?

虽然他当了奉天将军,可是手底下的人才大多数都是军队的。

政府以及幕僚秘书,也只有袁金铠出任奉天秘书长,王永江刚刚被推荐为财政厅长。

其他的他一概不熟悉。

他找到了袁金铠,问道。“本帅准备在经常成立一个留守处,为本帅收集关于京城的信息,以及为东北在京城办理各项手续。

这个留守处任务很重要,你看谁可以来担任?”

“卑职举荐张惠霖。”

袁金铠说出一个让袁老二有些陌生的名字。

?随后,他说出张惠霖的履历来。

这个张惠霖其实叫张志良,字惠霖。

1878年5月出生于沈阳虎石台乡,祖籍山东泰安,是闯关东逃荒过来的。

他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学习成绩优良,写得一手好字,在乡间时经常为人撰写牌匾等,创作的字画,人们争相索取。

1895年,张志良17岁时,其父张玺山在满清道台衙门当传达。

因此,张志良也到省城学习传达业务,在沈阳县衙当文书。

因为确实有能力,在当地都是颇有名声。

于是1911年辛亥革命前,张作霖在省城设立有驻奉办事处,邀请他任处长。

1912年,张作霖任27师长时,张志良是张作霖的贴身秘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43 金融人才,京城留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