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5 民国多面体,杨承瓒 (1/2)

“翼夫兄。”

就在梁翼夫送行张惠霖出来的时候,老同学杨承瓒走了进来。

别看他是秘书长牛逼哄哄的,在整个京城来说都是有一号。

他们家的大门可不是谁想进就进,但偏偏有一个姓杨的却可以24小时说进就进。

此人就是梁翼夫的至交好友杨承瓒。

在1903年,清廷依照“博学鸿词”科之例举行经济特科考试,以破格选取“学问淹通、洞达中外时务”的应时之才。

这次考试不考八股文,而是代之以策论,可自由发挥。

但难度较以往的会试更难且更有现实性,当时参试者如过江之鲫,号为“抡才大典”。

杨承瓒当时在鬼子国留学,得讯后跃跃欲试,随即回国参加考试。

考试结束,初试揭榜后,杨承瓒高中一等第二名,排在他前面的则是广东三水人梁翼夫。

英雄者惺惺相惜也。

两个人从此成了朋友,最重要的是恰好都在袁大头手下工作。

梁翼夫是袁大头秘书,号称二总统。

而杨承瓒也不差,他是君主立宪派,哪怕去鬼子国留学,被孙大炮百般拉拢也没有更换门庭。

不过杨承瓒最近很郁闷,1911年袁大头出山组建内阁以后,杨承瓒任内阁学部大臣。

但是他感到袁大头内部很乱,因为他在鬼子国的经历和孙大炮今村长藏等人关系莫逆。

这个原因,让他在袁大头内阁非常受到排挤,于是退出内阁。

但是他并没有隐居,而是与汪兆铭一起发起“国事共济会”

南北议和开始,他作为袁大头的代表之一,负责南北调停。

民国建立以后成立国会,他担任参议院议员。

此时今村长藏在北平极力邀请他加入炮裆,他没有答应。

胡瑛也请他入党,他提出除非炮裆放弃政党内阁的主张,他才可以考虑。

可就算如此,他此时也不过是一个议员而已,有参政议政的权利或者受袁大头去做某件事,却并没有实际权利。

“承瓒兄,你怎么来了?”

梁翼夫对于这个在经济特科大考试中仅次于自己的杨承瓒,还是非常认可的。

杨承瓒说道。“这不是闲着没事儿吗?南北议和结束了,民国建立了,我也没事儿了。”

“怎么样?如果没事儿的话,陪我小酌一杯?”

“这可真是太不巧了,本来今天是没有事,可以和你喝两杯。

但二公子在东北派人来找我借人,我还得好好考虑一下把谁派到东北去。”

都是袁家的门人,梁翼夫也就没有隐瞒。

二公子?杨承瓒来了兴趣。“二公子要借什么人?”

“他这不是在8月份被任命为奉天将军吗?同时又兼管奉天地方政务。

这不他刚负责完了东北4个步兵师的改编工作,又准备整顿奉天的金融市场。”

“全国的金融人才都在我交通银行当中,但二公子要借人,我怎么也得给他送去一个得力干将才行啊。”

梁翼夫自然不可能随便派个人就过去。

但是杨承瓒来了兴趣。“你说我去二公子那里怎么样?”

“你去东北?”

梁翼夫仔细的考虑了一下。

杨承瓒这个人,学的是湘琦先生王闿运的帝王心术。

但是他又出国留学,在鬼子国学习的政治啊。

杨承瓒很有自信。

“眼下天下的局势已经明朗起来,大总统依靠北洋以及列强借款,在国内的优势会越来越大。”

“而且我最近学到了一个外国知识,你知道是什么吗?”

“什么?”

梁翼夫好奇的问道。

杨承瓒不愧是学究天人,被老师王闿运苦心培养的接班人。

他知道国学大师,佛学大师,政治学大家,竟然还研究外国名著。

“《马太福音》第13章第12节:Forwhosoeverhath,tohimshallbegiven,andheshallhavemoreabundance:butwhosoeverhathnot,fromhimshallbetakenawayeventhathehath.。

意思是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

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大总统这会的优势就是这样,他本身的北洋六镇就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

但是现在少帅袁老二,在奉天又整编了三个步兵师,大大的增加了北洋军的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